离岸金融风险评估与最佳业务量界定
发布时间:2017-09-06 16:35
本文关键词:离岸金融风险评估与最佳业务量界定
更多相关文章: 离岸金融 风险度量 违约概率 HJB方程 最优风险因子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离岸金融业务取得了迅猛发展,也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此外,近年来的一些举措,譬如人民币纳入SDR、“一带一路”、沪港通等战略构想,都需要离岸金融业务的服务与支持。但现阶段,国内有关商业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并未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规范体系,本文恰逢其时地给出了一套具有数理分析特性的业务量控制体系。离岸金融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主要与我国尚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以及相对落后的监管体系有关。1999年初,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离岸金融业务风险开始暴露,加之金融监管的放松,洗钱、逃税、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明确离岸金融的业务特征及风险,找到合适的方法度量风险,研究并管控离岸金融业务规模等问题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并分类离岸金融风险,给出风险评估的数学刻画;提出了离散、连续型的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控制模型,得到了最佳业务量的解析解。首先,对离岸金融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度量。鉴于前人对离岸金融风险的研究大都是定性层面,本文运用WBS-RBS方法对离岸金融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进而结合多维风险度量技术,给出了离岸金融业务风险度量的可行方法。通过对风险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离岸金融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问题。其次,构建了离散和连续型最佳业务量控制模型。将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中的预期违约概率运用于求解离散型最佳业务量;将随机最优控制理论移植到随机离岸金融业务控制问题研究中,通过求解HJB方程,确定最优风险因子,得到了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的显性解。最后,给出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关于风险因素与离岸金融风险水平的相关性的猜想合理;同时,本文提出的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控制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实践性。本文从数理分析视角界定离岸金融业务风险与业务量规模问题,研究视角比较独特,所得结果比较新颖。这些结果对于银行等部门开展离岸金融等同类业务的风险控制与业务量规模等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离岸金融 风险度量 违约概率 HJB方程 最优风险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12-13
- 1.4 本文创新点13-14
- 2 预备知识14-20
- 2.1 随机过程相关知识14-16
- 2.1.1 布朗(Brown)运动14
- 2.1.2 HJB方程14-16
- 2.2 KMV模型16-18
- 2.3 离岸金融相关知识18-20
- 2.3.1 离岸金融与离岸金融业务18
- 2.3.2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现状18-20
- 3 离岸金融风险分析20-31
- 3.1 离岸金融一般风险分类20-21
- 3.2 经济新常态下离岸金融特殊风险21-22
- 3.3 新常态下离岸金融风险识别22-26
- 3.3.1 新常态下的业务风险归类23
- 3.3.2 新常态下离岸贷款业务流程分解23-24
- 3.3.3 WBS-RBS方法原理24
- 3.3.4 基于WBS-RBS法的业务风险识别24-26
- 3.4 新常态下业务风险度量26-29
- 3.4.1 多维风险度量法原理26-27
- 3.4.2 基于多维风险度量法的业务风险度量27-29
- 3.5 基于新常态的风险相关性分析29-30
- 3.6 本章小结30-31
- 4 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界定31-42
- 4.1 常数业务需求率的业务量控制模型31-35
- 4.2 随机业务量控制模型35-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5 实证分析42-51
- 5.1 离岸金融风险实证分析42-45
- 5.1.1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与说明42-43
- 5.1.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43
- 5.1.3 回归分析结果43-44
- 5.1.4 结果分析44-45
- 5.2 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实证分析45-50
- 5.2.1 预期违约概率的测算45-48
- 5.2.2 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的测算48-49
- 5.2.3 离岸金融最佳业务量的比较分析49-50
- 5.3 本章小结50-51
- 6 结论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阳 ,杨曙;我国离岸金融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J];金融信息参考;1997年02期
2 夏阳;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构架初探[J];金融信息参考;1998年07期
3 高磊;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4 ;离岸金融:当占国际化港口城市一席之地[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7年09期
5 许明朝;高中良;;论中国离岸金融模式的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6 鲁国强;;我国离岸金融的监管与立法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1期
7 张晓冬;;深圳,一个离岸金融特区的设想[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2期
8 鲁国强;;推进深港离岸金融的合作[J];开放导报;2008年01期
9 秦颐;郭英立;;我国离岸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与政策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10 叶旭廷;;在唐山市曹妃甸创建离岸金融试验区的探讨[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804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