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判断标准、成因及其治理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超发”:判断标准、成因及其治理
【摘要】: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现我国高M2/GDP的症结不在货币量的多少,而是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率偏低,关注的重点需要从"货币超发"转向为货币政策创造制度环境,解决的途径也不在"堵"而在"疏"。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超发 IS-LM模型 通货膨胀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F822.2
【正文快照】: “中国货币超发说”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学术观点,主要的论据就是我国长期存在M2/GDP偏高的事实。在2007—2008年与2011年两次物价上涨过程中,关于M2/GDP偏高是否引发物价上涨的争论使得“货币超发说”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1]大部分学者在论述货币超发时均引用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勇;吴剑飞;;中国的通货膨胀:外部冲击抑或货币超发——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的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2 殷波;;货币超发是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吗?——基于DSGE模型不确定均衡解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3 王健;王茹;;以国际视野治理热钱与通胀的棘轮效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4 陈彦斌;唐诗磊;李杜;;货币供应量能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5 孙力军;朱洪;;财政扩张、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6 王国刚;;“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7期
7 伍志文;;“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8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9 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_2/GDP[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10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J];中国金融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燕;柴林涛;;货币驱动下的中国价格传导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爱群;浅谈轿车流通领域如何参与国际竞争[J];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05期
3 姚磊;中国M_2与GDP不匹配增长原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南成;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5 耿新;对当前通货紧缩问题的深层思考[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6 杨珂;;基于不同视角对中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7 黄付生;夏敏仁;;资本形成、融资偏好与经济发展[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8 邵荣平;许坤;;“货币超发”是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9 赵建;;货币需求、货币溢出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货币现象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10 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4 周国富;谢卿;;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综述及实证检验[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The Relation between Money Supply,Output and Infl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Open Economy Conditions——The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state space models[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8 易行健;谢识予;;中国的M_1/M_2(1978~2002):长期趋势、水平和周期波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4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松年;经济结构性失衡与住宅价格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胡正;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1979-2009):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物价变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郑金宏;DF西安公司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迪;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尺度把握[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张一飞;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的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飒;货币数量论:一个新货币需求函数的提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晓满;对2000-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慈;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4期
2 何问陶;王成进;;货币供给、虚拟经济与通货膨胀——对通胀决定因素中货币供给与虚拟经济影响的再认识[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3 王彬;李成;马文涛;;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4 徐蔼婷;李金昌;;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变化规律——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5 谢平;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4期
6 王同春,赵东;中国超额货币的成因及影响研究——一个新模型的提出及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7 曹协和;吴竞择;何志强;;货币政策、货币缺口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8 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国际收支视角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9 郭朋;吴烨;;我国核心通胀率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10 吴军;肖威;涂竞;;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量化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兆辉;;修渠筑坝防通胀[J];现代商业;2011年03期
2 周立;;流动性过剩: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黄彬;;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方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4 邵荣平;许坤;;“货币超发”是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5 侯东岳;;中国通货膨胀深层原因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10期
6 肖志林;;论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2期
7 杨丹霞;黄礼健;;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J];新金融;2011年03期
8 孙力军;朱洪;;财政扩张、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9 赵彦志;;境外“热钱”、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10 罗德润;;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金融;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3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4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张明玉;;我国对外开放、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模型检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沈坤荣;;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9 逯宇铎;韩玉香;于飞;王兆理;;通货膨胀对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及处理[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10 张东辉;;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在于消费膨胀[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怀谦;油价大涨推动美股下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 汪同三;通货膨胀:宁防其有 不赌其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 王长勇 零时 岑文靖 陆彬 国际;通货膨胀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理日报;2006年
4 石虎祥;经济面奠定非美上涨趋势[N];汕头日报;2006年
5 陆星兆;左小蕾:适度通胀不是坏事[N];证券时报;2007年
6 李国旺;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到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苗燕;周小川:央行首先注重防治通货膨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张晓晖;通胀时期如何保护财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核心是尽快降低通胀水平[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输入型通货膨胀难撼中国经济大树[N];中国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汤丹;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宇;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与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明;通货膨胀下公司的投融资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9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董嘉斌;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门国尊;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晓;中国通货紧缩及通货膨胀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神玉飞;人民币铸币税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