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基于MS-VAR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2:28

  本文关键词: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基于MS-VAR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消费 金融发展 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果检验


【摘要】:运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研究中国近30年期间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相比于传统的线性关系前提下的研究,此方法可以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即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会随着区制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能源消费在区制2和区制3都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只在区制3会显著影响能源消费。同时在非线性框架下,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能源消费 金融发展 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果检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12YJC79015)” 浙江农林大学青年创新团队“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能源效率能源需求问题研究”(2010RC)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外贸隐含炭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12JCJJ08YB)共同资助
【分类号】:F426.2;F832;F224
【正文快照】: 一、背景国际能源署报告(2009)指出,中国现在已经成了最大的碳排放国,占到了2009年全球排放量的24.2%,而其中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又占到61.4%(BP,2010)。所以能源消费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我国经济生活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国际性问题。研究能源消费问题的核心,不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任力;黄崇杰;;中国金融发展会影响能源消费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3 孙力军;张立军;;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间接渠道及其检验[J];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4 史亚东;;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分析——以人均消费作为减排门限的实证检验[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5 陈浪南;刘宏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6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7 王立勇;刘文革;;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及其解释——兼论巴罗-格罗斯曼宏观一般非均衡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8 郑挺国;刘金全;;区制转移形式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9 王成勇;艾春荣;;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10 孙浦阳;王雅楠;岑燕;;金融发展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吗?——跨国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山;靳宇恒;;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2 张小宇;刘金全;曲国俊;;我国汽车产量波动态势分区制度量与预测[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3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4 王庆年;;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面板协整理论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姜磊;季民河;;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6 唐文强;严明义;;房价与经济波动的区制转移——基于STAR系列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7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8 傅春;巫锡金;;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9 邹沛思;贺灿飞;;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10 王宇;李季;;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谢鸿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拐点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程力耘;中国股市“周内效应”的时变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秦飞;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赖正源;基于STR模型的中国A股市场费雪效应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民涛;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蒋青华;我国房价波动区制转移特征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菲菲;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特征的描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洋;余妙志;吴敏晓;;中国工业深化的原因——基于金融发展的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7期

2 刘金全,王大勇;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假说和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03年05期

3 丁从明;陈仲常;;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互补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4 江其务;论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发展问题[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5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6 周浩;傅京燕;;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国能源的消费?[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7 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方法的比较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9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10 储慧斌;李科;马超群;周四清;;中国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力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从明;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D];重庆大学;2006年

2 钟成春;入世前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菁;高敏;王振全;王玉凤;;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和国内吸收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刘旭东;;战略机遇期: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廖华;魏一鸣;;2008年中国能源流分析[J];中国能源;2010年09期

4 李玉杰;王庆石;;中国能源消费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杨振;;我国能源经济效率变动与初始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能源;2010年10期

6 郑和平;;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7 刘志雄;;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丁娟娟;赵文景;;北京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产业;2011年06期

9 王思斯;崔庆军;蒋月星;夏雯婧;;基于ARDL模型的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1年05期

10 尹建华;王兆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53-2008年数据的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张明慧;宋学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省能源消费需求预测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吴延瑞;;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否存在亚洲模式?(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朱鹏;;1995年以来天津市能源消费及其与产业结构演进关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振东;;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问题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吴巧生;余国合;;能源消费与人文发展的关系: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李健;吴成霞;;基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节能减排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樊静丽;梁晓捷;廖华;吴刚;魏一鸣;;典型国家居民部门能源消费特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曹孜;沈珍瑶;;基于能源消费的工业部门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京季;我省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增幅回落[N];青海日报;2011年

2 长江期货 高华;经济复苏带动能源消费稳步增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董秀成;西方强加不真实数据给中国 背后啥逻辑[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4 记者 黄晓芳;节能减排考核将扣除新能源消费增量[N];经济日报;2011年

5 董秀成;不真实数据背后的一厢情愿[N];人民日报;2010年

6 梁正武;能源短缺与节能空间[N];华中电力报;2007年

7 蔡劲松;这顶“桂冠”别随意戴[N];中国财经报;2011年

8 蒋悦音;能源消费快增 结构隐忧渐现[N];中国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管宏业;最大能源消费国之辨[N];中国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富永;能源消费:找寻发展与节能平衡点[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涛;中国最终需求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s,

本文编号:806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6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