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本调整成本、技术冲击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本调整成本、技术冲击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摘要】:实证分析中国经济中资本调整成本的来源、大小和影响,根据1993~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校准引入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包含资本调整成本的模型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模拟结果显示,后危机时期资本调整成本增大会弱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则制约更显著,且产出和消费均经历约5个季度的倒驼峰调整过程,呈现典型的"高投资低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局面。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调整成本 新凯恩斯 经济转型
【基金】:国家社会基金科学项目“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性研究”(10cjl015)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22.0
【正文快照】: 引言资本调整成本是动态宏观经济学中广为采用的一个假设,其在投资理论中的研究也由来已久1。资本调整成本在当前主流的宏观分析框架DSGE模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研究包括:在开放经济模型中资本调整成本被用于解释储蓄投资相关性以及本国偏误(Baxter和Crucini,1993);资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青;;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检验[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2 刘康兵;;融资约束、营运资本与公司投资:来自中国的证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4 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5 王文甫;;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9期
6 王君斌;郭新强;蔡建波;;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产出超调、消费抑制和通货膨胀惯性[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7 李春吉;;投资冲击、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09期
8 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9 鄢萍;;资本误配置的影响因素初探[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10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3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徐云鹏;张旭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玉;;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陈飞翔;黎开颜;刘佳;;“Lock-in Effect” to Be Blamed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7 郝琳琳;李林;;河北省资本存量的估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8 刘涛;;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9 石东伟;何永芳;;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10 胡锋;毛超;;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胡永刚;;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志军;王玉霞;谌莹;;经济学的“手”的理论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兰熊;货币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计量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冬遥;中国信贷市场的顺周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运波;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琳;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研究分析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德q,
本文编号:827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2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