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特征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5 08:12

  本文关键词: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特征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金融 农业经济 美国


【摘要】:非盈利性农业金融体系、合作性农业金融体系和商业性农业金融体系是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具有体系完整,形式多样;财政支持力度大,法律法规完善;经营目标明确,经济效果显著的基本特征。美国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以政策性金融为支撑、高度发达的商业性金融组织的做法具有一定启示。我国应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
【关键词】农业金融 农业经济 美国
【基金】: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编号:019)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我国中等收入标准研究”(编号:2012LZ014)的成果
【分类号】:F371.2;F837.12
【正文快照】: 一、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美国拥有比较发达和健全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1]根据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美国农业金融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非盈利性农业金融体系这部分农业信贷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在私营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贷款的情况下向农场主、农业生产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东平;陈华;;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及借鉴意义[J];当代亚太;2006年06期

2 周再清;彭建刚;;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3 赵海燕;;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给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的借鉴[J];黑龙江金融;2007年05期

4 吴迪;;农村金融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31期

5 黄晓英;;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概况与经验借鉴[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薄洋;中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宾;;保定市创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J];才智;2012年12期

2 胡愈;柳思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营造[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宋雅晴;;农村金融对农村物流发展影响的计量探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3期

4 薛保社;;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机制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1年01期

5 岳意定;刘立新;;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及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6 周再清;吴娇;陶冶;;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7 蒋俊毅;侯少夫;;农村金融结构优化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8 吴党恩;张丞;蔡幸;;浅析农村金融体制创新[J];河北金融;2006年12期

9 姜军松;谢宗藩;苏鹏;;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探析[J];商业经济;2009年15期

10 张静;王煜宇;;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国际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胡愈;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毛燕玲;非营利性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马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周一鹿;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赵冬辉;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韩立红;哈尔滨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强;县域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赵博;我国农业信贷制度重构及实施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周梦琳;我国村镇银行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娟娟;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失衡与小额信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周玉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引入物流金融初探—理论与应用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范子辰;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曾思阳;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8 李阳;农产品冷链物流导入物流金融服务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倪昌勇;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谢明敏;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法律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军;;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王虎贤;郭红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宝鸡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岳志;从金融交易成本看合作金融制度的效率[J];财经科学;2001年06期

4 陈华;丁焕强;;基于金融生态理论建立农村金融新体制[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5 徐海恩;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调查[J];财金贸易;1999年09期

6 何广文;农信社改革问题及出路探讨[J];银行家;2004年10期

7 张红宇;;农村金融的功能缺陷与制度创新[J];银行家;2007年02期

8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9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10 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研究综述[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元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明炜;[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党国英;[N];证券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蒋俊朋;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及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巧;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谭侃;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探讨[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陈名;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基超;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郭普松;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唐芳玲;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后春;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2 孙良;农业基础设施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04期

3 乔木森;略论苏联的农业基础设施[J];世界经济;1985年03期

4 陈文科,林后春;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1期

5 孙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2年04期

6 孙振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现状与发展趋势比较[J];世界经济;1991年11期

7 倪玉林;刘宽民;;蓬勃发展的府谷农业[J];西部大开发;2005年11期

8 颜伟;冯欢;;农业基础设施亟待稳固[J];农村.农业.农民;1998年02期

9 赵维清;试论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的投融资机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10 张智;;关于建立农房基础设施配建制度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浩;史明瑛;朱德开;;对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以合肥市为例[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志萌;;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王林;李荫玺;李红梅;刘家忠;朱慧贤;;玉溪“三湖”保护与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中国农业投融资状况研究[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吉双;韩越;;国外农业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模式比较及对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哲远;华元春;;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7 王礼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人水和谐新农村[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2006年

8 惠向阳;;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我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顾益康;;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秦庆武;;适应农业经营方式变化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基于山东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得侠;东乡县农综项目实施成效明显[N];民族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胡凤霞 李云;卧龙万余农民受益农业综合开发[N];孝感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安丽;豫南五市农开办主任座谈会在我市召开[N];驻马店日报;2010年

4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梅新育;从极端气候看农业近忧远虑[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玉梅 朱殿勇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 刘云;焦作农业:放大优势 做强特色[N];河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马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推动新农村建设[N];临汾日报;2011年

7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曾业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N];经济日报;2010年

8 杨力;建设新农村——日本的自立农业[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王白露 本报记者 吴砾星;四大因素影响春耕生产[N];农民日报;2009年

10 宋时飞;丰收不止是产量创新高[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君楠;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平均;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天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文;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严冰;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郑宝华;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严磊;危机与改革:赞比亚经济改革历程探析(1975-2008)[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青年;信息传递视角下的国家惠农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保障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财政政策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2 尹海军;湖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黄静;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娟;农业基础设施建后管护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琼英;青海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6 吴剑;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娟娟;基于投资激励视角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PPP模式创新[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8 任会来;盐山县八十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段军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列妮;陕西省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与对策[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5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75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