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类金融资方式及其对营运资金的影响研究 ——以华联综超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5 04: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占比长期过低,实体经济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企业融资渠道窄,十九大提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为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保证,缓解企业融资瓶颈。我国零售行业也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型家电类零售企业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选择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即利用零售行业作为上下游供应链中间环节的优势,通过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的形式占用上下游资金的一种类金融融资方式。这种低成本或无成本吸纳、占用供应链上各方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从而得到快速扩张发展的营商模式在苏宁云商和国美零售两大家电类零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企业类金融融资方式是如何应用的?我国的超市类零售企业是否也运用了类金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企业类金融融资方式的应用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浮游现金会对企业的营运资金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企业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及其对营运资金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五...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类金融融资方式的相关问题
        1.2.2 关于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的相关问题
        1.2.3 关于类金融融资方式对营运资金影响的相关问题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类金融融资方式相关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权衡理论
        2.1.2 融资优序理论
        2.1.3 资本结构理论
        2.1.4 营运资金理论
    2.2 类金融融资方式的理论概述
        2.2.1 类金融融资方式的运作
        2.2.2 类金融融资方式的财务特征
        2.2.3 类金融融资方式的风险表现
    2.3 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动因及影响
        2.3.1 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动因
        2.3.2 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影响
3 零售行业融资现状及其对营运资金的影响分析
    3.1 零售行业融资现状分析
        3.1.1 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
        3.1.2 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
        3.1.3 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
    3.2 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类金融应用分析
        3.2.1 类金融资金占用方式分析
        3.2.2 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分析
    3.3 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类金融融资方式对营运资金的影响
        3.3.1 营运资金总体配置结构分析
        3.3.2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3.3.3 营运资金运营风险分析
4 华联综超类金融融资方式及其对营运资金的影响
    4.1 华联综超概述
        4.1.1 公司简介
        4.1.2 经营现状
        4.1.3 盈利状况
    4.2 华联综超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
        4.2.1 类金融资金占用方式分析
        4.2.2 类金融融资方式应用分析
        4.2.3 类金融融资方式优劣势分析
    4.3 华联综超类金融融资方式对营运资金的影响
        4.3.1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3.2 营运资金运营风险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类金融融资方式比较优势
        5.1.2 类金融融资方式潜在风险
        5.1.3 类金融融资方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5.1.4 类金融融资方式在新零售时代具有适用性
    5.2 相关对策建议
        5.2.1 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规避资金链断裂风险
        5.2.2 调整债务结构规避债务偿还风险
        5.2.3 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关系
        5.2.4 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17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517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