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2:11
盈利能力作为商业银行生存的关键因素,对银行的规模扩张、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不但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还要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和互联网冲击等带来的新挑战,其盈利能力和水平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客观评价内外部各项因素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各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某一级分行G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十年的年报相关数据,基于改进的杜邦分析模型,通过层层分解分析法对该银行的盈利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搜集农业银行总行年报数据,与该银行的盈利指标作对比分析,找出G银行盈利指标的短板。在此基础上,利用G银行近十年相关财务数据,从资本收益率、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成本费用率、资产规模、经济环境等指标入手,找出对G银行盈利能力及可持续性盈利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内外部因素进行评估,探究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最终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通过全面客观的研究分析,为G银行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找到了路径和方向...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G银行资产规模变动情况
贵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3.1.2 贷款规模分析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公司类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融资等类别,本文主要对公司类贷款和个人贷款两大类进行分析。2013-2017 年期间,G 银行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从 10,377,488 万元增长至19,784,631 万元,五年间增长了约 1.9 倍,公司类贷款和个人贷款均呈上升趋势。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公司类贷款余额一直高于个人贷款余额,从 2015 年开始,公司类贷款增长速度加快,两者呈逐步扩大趋势。见图 3-2。
图 3-3 2013-2017 年 G 银行存款规模变动情况3.1.4 中间业务分析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除办理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外,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及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经营中间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信用业务,并不占用自有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依托创新业务、先进技术、机构规模、商业信誉和专业人才等优势,为客户代理承办收付事项,完成客户其他委托事项,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来获取佣金的业务,该业务对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和扩大有促进作用。2013-2017 年期间,G 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由 113,482 万元下降至 98,936 万元,整体呈下降趋势;营业收入由 621,783 万元上升至 831,486 万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由 2013 年的 18.31%下降至 2017 年的 11.90%,尤其是 2017 年,下降幅度较大。见图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徐斌,郑垂勇.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3)
[2]国有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李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基于改进的杜邦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J]. 魏巍,叶清梅. 商业会计. 2017(07)
[4]非利息收入及其结构对我国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 孙婷. 海南金融. 2015(06)
[5]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 李媛. 上海金融. 2014(08)
[6]核心资本充足率变动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J]. 段军山,杨浦. 金融论坛. 2013(11)
[7]经济周期战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 邢天才,孙进,鄢莉莉. 国际金融研究. 2013(05)
[8]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J]. 王曼舒,刘晓芳.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2)
[9]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1997~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陆静,阿拉腾苏道,尹宇明. 金融论坛. 2013(01)
[1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与盈利能力——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蒋健,赵洋.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2(01)
硕士论文
[1]徽商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钱士键.安徽财经大学 2015
[2]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和评价[D]. 邱美和.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8114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G银行资产规模变动情况
贵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3.1.2 贷款规模分析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公司类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融资等类别,本文主要对公司类贷款和个人贷款两大类进行分析。2013-2017 年期间,G 银行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从 10,377,488 万元增长至19,784,631 万元,五年间增长了约 1.9 倍,公司类贷款和个人贷款均呈上升趋势。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公司类贷款余额一直高于个人贷款余额,从 2015 年开始,公司类贷款增长速度加快,两者呈逐步扩大趋势。见图 3-2。
图 3-3 2013-2017 年 G 银行存款规模变动情况3.1.4 中间业务分析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除办理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外,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及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经营中间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信用业务,并不占用自有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依托创新业务、先进技术、机构规模、商业信誉和专业人才等优势,为客户代理承办收付事项,完成客户其他委托事项,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来获取佣金的业务,该业务对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和扩大有促进作用。2013-2017 年期间,G 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由 113,482 万元下降至 98,936 万元,整体呈下降趋势;营业收入由 621,783 万元上升至 831,486 万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由 2013 年的 18.31%下降至 2017 年的 11.90%,尤其是 2017 年,下降幅度较大。见图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徐斌,郑垂勇.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3)
[2]国有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李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基于改进的杜邦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J]. 魏巍,叶清梅. 商业会计. 2017(07)
[4]非利息收入及其结构对我国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 孙婷. 海南金融. 2015(06)
[5]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 李媛. 上海金融. 2014(08)
[6]核心资本充足率变动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J]. 段军山,杨浦. 金融论坛. 2013(11)
[7]经济周期战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 邢天才,孙进,鄢莉莉. 国际金融研究. 2013(05)
[8]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J]. 王曼舒,刘晓芳.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2)
[9]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1997~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陆静,阿拉腾苏道,尹宇明. 金融论坛. 2013(01)
[1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与盈利能力——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蒋健,赵洋.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2(01)
硕士论文
[1]徽商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钱士键.安徽财经大学 2015
[2]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和评价[D]. 邱美和.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8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51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