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在某中级法院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在某中级法院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很长时间以来,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的确认基础是不同的,几百年前企业就已经开始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而政府会计一直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政府及公共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益,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完整性,对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近几年,司法改革不断进一步实施,法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法院作为行政机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财务管理需要以更加透明化、规范化的形态接受公众的检验。本文将选取某中级法院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法院作为行政机关其会计核算能体现一般行政单位的业务性质,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面临司法改革不断推进之际,建立法院系统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迫在眉睫。从某中院的会计业务核算进行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更具有法院业务系统的代表性。首先在研究了国内外文献的成果上,明确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政府会计定义的确定。然后探讨了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所适用的范围是不同的,并由此得出现行的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所采用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结合行政单位特点和司法改革背景的需要,选取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日常的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在应用权责发生制后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及劣势,得出政府会计实施完全的权责发生制时机尚不成熟。最后,对政府会计实施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措施给出合理性的建议,进一步为政府会计改革和法院财务系统建立统一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级法院 政府会计 权责发生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2;F81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文献综述10-11
- 1.3.1 国内文献综述10
- 1.3.2 国外文献综述10-11
- 1.3.3 文献评述11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11-12
- 1.5 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政府会计理论概述13-18
- 2.1 政府会计的界定13-14
- 2.1.1 财务总预算会计13
- 2.1.2 行政单位会计13-14
- 2.1.3 事业单位会计14
- 2.2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对比分析14-16
- 2.2.1 收付实现制14
- 2.2.2 权责发生制14-15
- 2.2.3 修正的收付实现制15
- 2.2.4 修正的权责发生制15
- 2.2.5 会计确认基础的比较分析15-16
- 2.3 新旧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16-18
- 第3章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及作用分析18-35
- 3.1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单位基本情况18
- 3.2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会计组织情况18
- 3.3 权责发生制的应用18-32
- 3.3.1 会计科目的变化18-23
- 3.3.2 会计业务核算分析23-28
- 3.3.3 会计报表分析28-32
- 3.4 该法院权责发生制应用的优势及劣势32-34
- 3.4.1 该法院应用权责发生制的优势32-33
- 3.4.2 该法院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劣势33-34
- 3.5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35-39
- 4.1 引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面临的挑战35-36
- 4.1.1 缺乏成熟的行政单位规范35
- 4.1.2 缺乏成熟的改革环境35-36
- 4.1.3 缺乏成熟的配套条件36
- 4.2 实施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保障措施36-37
- 4.2.1 建立统一可行的行政单位规范要求36
- 4.2.2 营造稳定成熟的改革环境36-37
- 4.2.3 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37
- 4.3 借鉴先进的改革经验37-38
- 4.3.1 借鉴企业经验37
- 4.3.2 借鉴试点地区经验37-38
- 4.4 本章小结38-39
- 第5章 总结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后记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军;;浅议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方芳;;关于加强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年35期
3 张理;;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设计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卓越;蒋文能;;政府会计成本控制初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5 谢莉;;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张军锋;浅议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的转变[J];中国工会财会;2004年12期
7 潘俊;陈志斌;刘子怡;;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行为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8 林忠华;;政府资产负债表初探[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9 林忠华;;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10 叶青;肖鹏;唐云锋;潘铎印;阮静;本刊编辑部;;关注“车轮上的铺张”[J];财政监督;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瑜;章新蓉;;我国政府会计资产要素界定问题研究——基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脉络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庭选;邵翠丽;;关于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吴永荣;陈益斌;;谈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的一致性[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刘增奇;闫东明;韩俊仕;;论改进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必要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陈艳;;政府会计管制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路军伟;李昊;;试论公共财政下政府会计的目标与改革[A];构建中国公共预算法律框架[C];2008年
7 张曾莲;;基于政府会计系统的公共危机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原则: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简单明了[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目标:给使用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主体:国企不应该包括在内[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刘福东;“三公经费”披露开启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公开[N];中国会计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郝新华;政府会计造假、财政空转与政府会计改革[N];财会信报;2014年
6 记者 左永刚;政府会计最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N];财会信报;2007年
7 记者 李一硕;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出台呼声渐高[N];中国会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燕;给政府打分:会计信息不可或缺[N];中国会计报;2012年
9 路军伟;有效的政府会计助力财政可持续性评估[N];中国会计报;2013年
10 乔元芳;建议设立专门的政府会计资格考试[N];中国会计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龙;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陈春艳;中国、英国和葡萄牙政府会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路军伟;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家安;建立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苏宁;构建中国政府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汪洋;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曾明剑;中国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杜金爽;中美政府会计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郭杰;在政府绩效评估基础上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金苗;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杨娜;绩效评价导向的基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袁征;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10 崔欢欢;公众网络诉求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在某中级法院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8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