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分析(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3

  风险管理体系缺失。就高等院校而言,风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偿债风险管理、运行风险管理、盈利风险管理和发展风险管理。具体来说,偿债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偿债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负债比率、利息保障系数、潜在支付比率和收人负债率。运行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运行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学费收缴率、预算执行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和自筹收入能力比率。盈利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和职工人均贡献率。发展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总资产规模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J。我国大多高校往往不是积极主动地开展风险管理活动,比较被动消极,都是等问题出现了再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往往一时兴起,想到哪就做到哪,完全凭着个人的主观意识进行,不是按照风险规划、识别、评价等管理程序进行,原因在于我国高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学校各个部门及各个院系未全面展开,仅仅局限于人财物等重要部门,而这些关键部门的风险管理比较零散表面,并没有深入到风险管理的真正层面,往往是出现问题了才开始查找风险点。

  针对高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只有对风险做到全面管理,才能准确地找出风险点,并对风险大小进行  量化,从而正确地识别风险。在此基础上,拟定科学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计划,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分为五个步骤 J:

  第一,收集风险管理基本信息进行风险识别。

  通过访谈、函件问卷、讨论、调研、收集事件、召开会议、报告交流等方式,明确各部门和各院系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和风险事件,形成风险事件数据库。风险事件数据库主要由各单位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图、管理制度汇编和岗位职责综述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的识别,并在全校所有部门和院系展开。

  第二,进行风险评估。其评估工作有四项,即填制风险数据库相关信息、做风险矩阵图、编制风险列表和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矩阵图是根据风险成本(分为较小、小、中等、大、极大五个级别)和风险概率(较低、低、中等、较高、高五个级别)两个因素制作而成的矩阵图。风险列表是根据风险矩阵图中的风险指数排列编制而成。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是因果分析模型,按风险成因划分风险事件。

  第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具体工作就是填写风险数据库上的对策一栏。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应从效益与成本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有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七种风险管理策略。

  第四,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指引及解决方案。

  其主要工作是编制风险数据库中解决方案的内容。解决方案的内容通常包括风险监控指标及报告频率、现有管理措施和改进措施等,其编制要领:一是对控制风险涉及的面一定要全,二是要执行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该制度的高校,要抓紧制定并形成配套制度。

  第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监督的对象是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与关键控制活动,监督的重点是重大风险、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

  三、高校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技术手段是决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审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审计信息技术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和网络化,信息和信息技术必将成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审计信息技术发展好坏制约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运用计算机辅助的比较少,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以佐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由于国内大多高校没有审计软件,对于审计所需的相关信息没有建立数据库。大多数高校对其下属的各部门和院系实行的是统一拨款、统一管理的制度,即由学校下拨行政经费到各部门和院系,各部门和院系使用经费时要到学校财务处报销登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必须到学校财务处进行相关的取证,到被审计单位调阅纸质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对于风险的衡量,高校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和体系,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考量风险时,无据可依,往往很难客观定量地评价风险,从而加大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把当前的财务数据与前几年的进行比较,最多算出增长率或者几个财务综合比率,很少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深人分析,更不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和统计调查规则,这样一来,对风险点的查找只限于主观思考,并不能以有效的分析作为依据。找出风险点后,关于风险大小的衡量更是令内部审计人员头疼的一个重大难题,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客观的风险评估体系,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将目光投向学校的几个关键部门,即学生处、财务处、国资处等,主观认为这些部门的风险较大,这样就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譬如有些院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但是往往被忽略了,最后导致问题的发生。



本文编号: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4967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