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分析(3)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不清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框架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点。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尚未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有的学校即使开展了,也仅限于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和网络化,信息和信息技术必将成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审计信息技术发展好坏制约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运用计算机辅助的比较少,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以佐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由于国内大多高校没有审计软件,对于审计所需的相关信息没有建立数据库。大多数高校对其下属的各部门和院系实行的是统一拨款、统一管理的制度,即由学校下拨行政经费到各部门和院系,各部门和院系使用经费时要到学校财务处报销登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必须到学校财务处进行相关的取证,到被审计单位调阅纸质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对于风险的衡量,高校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和体系,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考量风险时,无据可依,往往很难客观定量地评价风险,从而加大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把当前的财务数据与前几年的进行比较,最多算出增长率或者几个财务综合比率,很少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深人分析,更不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和统计调查规则,这样一来,对风险点的查找只限于主观思考,并不能以有效的分析作为依据。找出风险点后,关于风险大小的衡量更是令内部审计人员头疼的一个重大难题,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客观的风险评估体系,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将目光投向学校的几个关键部门,即学生处、财务处、国资处等,主观认为这些部门的风险较大,这样就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譬如有些院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但是往往被忽略了,最后导致问题的发生。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不清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框架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点。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尚未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有的学校即使开展了,也仅限于表面,没有建立清晰完整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

  目前,我国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大多数高校无据可依,仍按照内部审计的一般流程进行,没有考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即风险相关性。对于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措施没有很好地体现,这样一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影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

  在IT技术彻底变革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今天,我们应该用IT技术来完善变革我们的审计模式。

  通过构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技术平台,加快审计信息手段的发展,促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风险导向阶段的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的传统方式,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审计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地审查高校的各种信息,并进行随时监控,从而促进评估风险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开展。同时,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审计信息化手段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解决由于高校跨国、跨区域经营导致的地域分散、审计资源难以集中的问题。

  要改变审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应从构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技术平台着手解决。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审计信息技术,建立高校之间的沟通平台,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建立审计数据库,通过网络和学术交流、课题研讨等方式加强审计信息技术的经验交流,构筑审计信息技术的沟通平台。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4967_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