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8 10:04
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加入WTO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已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生存工程。 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利用这一思路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理论的讨论,结合行业的特点,为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研究构筑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基于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工具的缺乏和企业对此类工具迫切需要的现实情况,本文运用制度管理的思想,构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阶段成熟度评价模型这一事前评价工具,帮助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发现管理能力上的缺陷,以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成功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模型面向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管理能力分为管理纪律和资源优化两大级别,前者依次分为分工合同化、流程轨道化、记录表格化三个等级,后者分为物力优化、财力优化、智力优化三个等级,每个级别利用关键性能指标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等管理关键环节,建立了立体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并提供了对应的具体应用工具。 通过对具体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企业按照本模型的等级划分,由低至高逐步地完成了信息流、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全面整合,建立起面向信息化的现代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模型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肯定。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424
本文编号:2807438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42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臧毅;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翟华明;企业信息化和谐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卿;基于CMM的组织信息化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洪亮;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7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80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