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组织中员工心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4:42

  本文关键词:组织中员工心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智模式 学习型组织 个体过程因素 组织过程因素 行为效标


【摘要】: 人们对心智模式的关注从心理学领域开始,延伸至众多其他的学科,使这个概念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焦点。诚然,跨学科的研究现象丰富了概念的内涵,但不可避免的是概念界定的清晰度不够,特别操作性定义的匮乏使心智模式实证性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研究对心智模式的考察立足于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心智模式的探讨不仅充分吸取了先前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从考察组织员工的实践活动出发,针对企业组织运行和发展中经历的关键事件来界定员工心智模式的内容和结构,指出心智模式是一个相对持久的动力系统,在对组织关键事件进行描述、归因和预测活动中体现出的有关事件的信念和知识体系,以此作为员工启发式(heuristic)的行为决策的基础。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和组织发展变革攸息相关的事件,探索员工对这些关键性事件的信念和拥有的知识构成。 研究选择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自编了《心智模式子问卷》;《个人因素子问卷》;《组织因素子问卷》;《行为效标子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积差相关、交叉滞后相关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心智模式的内容结构以及它和个体过程因素、组织过程因素、外在行为效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各子问卷中的项目分析指标均达到统计要求,反映出较高的项目鉴别力。从内在信度检验的结果看出,自编的《心智模式问卷》、《个人因素子问卷》、《组织因素子问卷》、《行为效标子问卷》的信度系数比较理想,证明测验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员工关于组织过程的心智模式体现为有关情境的任务特征的信念和知识以及有关情境的人际互动特征的信念和知识两方面。一阶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9个因素,它们分别是因素1(差异与工作方式信念)、因素2(获取信息知识)、因素3(组织制度知识)、因素4(工作风险性信念)、因素5(同伴知识)、因素6(冲突信念)、因素7(工作需要满足信念)、因素8(人际关系信念)、因素9(工作硬件设施知识)。继续对数据进行二阶段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2个二阶因素:信念和知识。 本研究还详细分析了员工心智模式和个体过程因素、组织过程因素及外在行为效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和心智模式密切联系的个人因素有: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工作部门、工作职位、单位行业、单位性质、地域。其次,员工的若干个性因素影响着心智模式的特征:员工不确定容忍性和心智模式之间呈负相关。员工风险性、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特征和心智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三,心智模式分享性程度不同和组织发展状况及绩效有一定联系。第四,心智模式和组织氛围的四个维度间(组织培训资源,人际沟通,, . . 未来倾向,风险容忍)存在正相关关系,员工感知到组织氛围各方面越佳,其心智模式越有 优势.第五,心智模式的部分因素对实际的人际互动和技术更新情境应对有预测能力.第六, 组织分享性心智模式和工作满意感、组织承诺和工作投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研究的意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 首先,开始了在中国组织背景中个体和群体心智模式的研究,拓展理论内容,进一步 丰宫心智模式概念内涵.研究重点探索了个体与群体心智特征的内容和结构,以及与其他个 人因索和组织过程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在国内组织研究中尚属首次. 其次,揭示影响组织效能的因素,开发组织培训新内容。培训中增加了优化和完善心 智模式和分享性心智模式的内容后,组织培训由单纯的技能传授上升到信息和信念共享,这 样培训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特别 是即将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参与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国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尽诀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体 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心智模式出发,力争建立起系统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 践模式,为中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心智模式 学习型组织 个体过程因素 组织过程因素 行为效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C93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第一章 研究背景8-14
  • 一、 组织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8
  • 二、 组织变革的主流方向——建立学习型组织8-12
  • 三、 考察心智模式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12-14
  • 第二章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研究概述14-29
  • 一、 心智模式定义回顾14-15
  • 二、 分享性心智模式(shared mental model)研究内容概述15-21
  • 三、 心智模式测量方法的述评21-27
  • 四、 研究心智模式可能存在的功能性局限27-29
  • 第三章 心智模式理论建构、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假设29-42
  • 一、 心智模式的理论建构29-32
  • 二、 与心智模式相关的个体与组织因素32-36
  • 三、 优化和完善心智模式的途径36-38
  • 四、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8-40
  • 五、 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40-42
  • 第四章 研究方法42-49
  • 一、 对方法选择的思考42-43
  • 二、 预先研究(pilot study)43
  • 三、 量的研究过程43-44
  • 四、 研究的被试群体分布状况44-46
  • 五、 研究中考察的变量(即问卷成分)的确定46-47
  • 六、 问卷的编制和成形47-49
  • 第五章 综合问卷的基本项目分析49-62
  • 一、 心智模式子问卷的项目分析49-53
  • 二、 个体过程子问卷的项目分析53-55
  • 三、 组织过程子问卷的项目分析55-58
  • 四、 行为效标子问卷的项目分析58-62
  • 第六章 心智模式内容与结构研究62-73
  • 一、 问题的提出62
  • 二、 研究方法62
  • 三、 研究结果62-69
  • 四、 讨论与分析69-71
  • 五、 小结71-73
  • 第七章 心智模式与个体过程因素的相关研究73-90
  • 一、 问题的提出73
  • 二、 研究方法73-74
  • 三、 研究结果74-85
  • 四、 讨论与分析85-88
  • 五、 小结88-90
  • 第八章 心智模式与组织过程因素的相关研究90-102
  • 一、 问题的提出90
  • 二、 研究方法90
  • 三、 研究结果90-99
  • 四、 讨论与分析99-101
  • 五、 小结101-102
  • 第九章 心智模式与应对行为及组织行为输出的相关研究102-108
  • 一、 问题的提出102
  • 二、 研究方法102
  • 三、 研究结果102-106
  • 四、 讨论与分析106-107
  • 五、 小结107-108
  • 第十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108-115
  • 一、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08-109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的总结109-110
  • 三、 研究结果总讨论110-112
  • 四、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112
  • 五、 总结论112-115
  • 参考文献115-121
  • 后记121-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中;张娜;李光红;;基于企业心智模式优化视角的流程再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3期

2 柴文静;;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J];21世纪商业评论;2008年01期

3 郭力文;胡一蓉;;改善心智模式 获取事业成功[J];电动自行车;2010年10期

4 郑湘娟;;心智模式与民营企业家自主创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袁杰;;学习型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陈丽玫;朱永新;;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构建学习型城市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8期

7 仰文凤;;知识员工的有效激励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08年06期

8 雷静;王永琴;李建军;;改变企业员工心智模式的不可行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0期

9 周立军;;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一个认知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10 郭明辉;;为大家做,就是为自己做——安徽小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成访谈录[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强;焦璨;;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及其应用——以某国有企业员工心智模式研究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顾凯平;候宁;;从系统结构层次看问题[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姚振兴;郑天愉;温联星;;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震震源过程的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彭炯;刘俊;邓长祯;万军伟;陈晋南;;微重力环境下管中液滴运动和形变的数值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李鲜日;许振良;魏永明;;微滤膜堵塞过滤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安耿;刘高杰;;超微氮化钼粉体的高能机械化学法制备及机制探索[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刘丽君;汪群;张龙;;技术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王悦;;建设手术室团队心理安全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胡文瑞;;微重力科学进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朱晶心;马彦龙;邵惠丽;胡学超;;仿生制备的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纺丝初探[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凯 陈曼 阎爱民;心智模式对多元化决策的影响[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杨柳;东辉:授人以渔求共赢[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叶咏菊;启迪心灵智慧[N];人民邮电;2010年

4 主持人:裴力;高等教育切勿忽视心智模式塑造[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王兴生;酒店老总如何自觉提升自己[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吴伯凡;包容式增长与企业公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中国旅游报“武当之道”课题组 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 供稿;武当之道[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叶咏菊;从“心”开始[N];人民邮电;2010年

9 袁思平;向学习型企业迈进[N];经理日报;2002年

10 湖南新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耀年;领导干部要保持阳光心态[N];湖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俊;组织中员工心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骆志豪;高阶管理者心智模式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尚丽岩;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D];辽宁大学;2008年

4 向纯洁;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绩效影响行为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曾永江;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马彪;面向决策支持的组织多源异性知识的智能集成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褚雷;大学学习型组织发展与大学领导行为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葛遵峰;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陈俊良;战争设计工程中专家研讨的组织与共识达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超;基于共享心智模式的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熊泽;心智模式理论及其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戴烨元;产业竞争环境与心智模式[D];汕头大学;2010年

4 杨亚萍;员工心智模式管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5 季大奖;煤矿班组安全共享心智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颖;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式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王彦炜;认知学习理论在网上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劲松;高职院校教师心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鲁春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智模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燕;国内教练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培训效果迁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3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013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