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06:59

  本文关键词: 吸纳能力 主动遗忘 知识管理 遗忘管理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Todorova和Durisin(2007)对Cohen和Levinthal(1990)的吸纳能力原始模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发展。利用Todorova和Durisin的最新吸纳能力模型,对吸纳能力模型和主动遗忘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的相关性。
[Abstract]:(Todorova and Durisin 2007) for Cohen and Levinthalus (1990). The original model of absorptive capacity has been developed more systematically. The latest absorptive capacity model of Todorova and Durisin is used. The model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concept of active forgetting management are studi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e forgetting management and absorptive ability is analyz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2019)
【分类号】:C931
【正文快照】: 1吸纳能力模型Cohen和Levinthal[1](1989,1990)引入“吸纳能力”这一术语来标识企业的创新能力。Zahra和George(2002)则将吸纳能力定义为包含组织日常事务和流程的一种动态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Todorova和Durisin[2](2007)对吸纳能力模型进行了新的发展,该模型中包含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德俊;;信息结构、决策权结构和高参与型组织的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2 张海涛;唐元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惰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1期

3 陈春花;金智慧;;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代国;田小刚;;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个企业间的战略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2 王磊;;制度非均衡条件下组织信息结构的演化分析——以苏南模式中的乡镇企业和企业集群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12期

3 鞠蕾;;以团队为核心的水平式组织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9期

4 黄书亭;;企业危机管理策略述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魏火艳;;知识共享视角下的高校教研室文化构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曾俊健;;组织遗忘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7 金智慧;施建军;;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员工情绪及主管行为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3期

8 陈建安;李燕萍;吴绍棠;;组织内部决策权配置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珞珈管理评论;2010年01期

9 吴欣;郭蕊;;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10 曾俊健;陈春花;李洁芳;刘祯;;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俊健;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全利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黄书亭;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葳;母公司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子公司网络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田小刚;基于中间组织理论的企业间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钱晨;公司治理情境影响下的经营者决策机制优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宗承刚;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谭颖;基于组织信息结构框架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及合作博弈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李青霞;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毛丽荣;多元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李晓杰;组织忘记对企业持续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程德俊,赵曙明,唐翌;企业信息结构、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2 宋远方;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养[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3 慕继丰;陈方丽;;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4 程德俊,陶向南;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J];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3期

5 任皓,邓三鸿;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J];情报科学;2002年06期

6 张茉楠;李汉铃;;基于认知资源观的企业家创造性决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培培;;组织主动遗忘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0年12期

2 李信忠;;企业进入知识管理时代[J];中外管理;1998年03期

3 王书贵,薛澜;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及成功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年03期

4 高尚;知识管理—强有力的竞争武器[J];煤矿现代化;1999年04期

5 洪明 ,冉棋文 ,蒋斌;新趋势:知识管理[J];市场观察;1999年02期

6 尼福 ,章文光;知识管理:前景广阔[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09期

7 王如富,徐金发;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J];科研管理;2000年05期

8 恩普森,容平;知识管理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05期

9 王道,尤陶江;浅谈企业如何适应知识管理时代的要求[J];经济师;2001年07期

10 吴金希 ,刘冀生;加强知识管理 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能力[J];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方;;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知识管理[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2 阳煜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奥运会组织管理——以“奥运会知识转让”计划为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李培平;;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模式[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张明国;刘晓荣;;我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众托;;知识管理系统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U,

本文编号:1483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483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