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寿险公司运营资金风险管理
陈坚坚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摘要:寿险公司在日常运营中,需要面对复杂的保险资金收付环境。不同的环境,寿险公司面临的资金管理风险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在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管理调研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寿险公司不同的资金收付环境,从资金归集和资金给付两个方面,对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寿险 运营资金 风险管理
寿险公司拓展业务和服务客户,必然面对保费资金归集与客户保险金给付的问题,在面对不同市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寿险公司的运营资金进行管理,以防范寿险公司运营资金风险。这里所提的风险,主要指公司和客户资金的安全性方面的风险。
一、寿险公司运营资金概述
(一)寿险公司运营资金含义
寿险公司的运营资金是指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向客户收取的保费资金和向权利人支付的保险金的总称。不包括日常的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联的收入及各项费用、资产支出。
(二)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特点
寿险分公司运营资金是公司运营的根本,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资金流量巨大
寿险公司每日收取的保费和支付的保险金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流量非常巨大。
2.资金来源分散
寿险公司的客户群体庞大且分散,有些在农村,有些在乡镇城市,覆盖面很广,因此收取客户的保费资金也必然是分散的。
3.支付对象众多
寿险公司客户众多,而且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支付要求,每份保单的支付对象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的支付对象复杂且繁多。
二、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正因为寿险公司运营资金有着流量大、分散、支付对象多等特点,寿险公司应对运营资金的风险进行仔细的研究,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办法。如果管理不善,很可能产生资金安全性风险,导致公司和客户受到损失。
(一)资金归集风险
寿险公司运营资金有来源分散的特点,但总结起来可以分为来源于银行机构较多的城镇和来源于银行机构较少的农村两类,各自有着其特有的风险。
1.城镇资金归集风险
寿险公司一般在城镇设有分支机构、柜面和银行账户,客户缴纳保险费的途径比较多,有到公司柜面缴纳的、到银行柜面缴纳的等。由于城镇相对来说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多,所以保险资金归集量也相对较大,交易次数频繁,日清日结工作复杂繁重。因此,城镇资金归集风险主要在于柜面现金的保存、长短款及柜面人员的贪污、挪用等道德风险。
2.农村资金归集风险
由于寿险公司在农村一般不设柜面,大多数银行机构也不在农村开设网点,因此农村的保险客户保费的归集途径较少,很多时候是通过保险营销员代为收集后存入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银行账户中,日清日结工作滞后,由于保险公司无法及时得知资金的走向,会存在保险营销员公款私存以及侵占、挪用客户保费的风险。
(二)资金给付风险
寿险公司保险金的给付项目繁多、支付对象复杂,要准确的将保险金支付给客户,就需要关注资金给付的种种风险,防止公司和客户利益受到侵害。
1.应付风险
寿险公司保险金的资金给付首先需经过柜面人员在保险公司系统理算操作,确定保单的应付项目金额和应付对象后,才能流转到实际支付环节。从理算到产生应付记录的任何环节如果存在舞弊或失误,将可能导致应付项目或对象的不实,从而产生客户利益或公司形象受损的风险。
2.实付风险
寿险公司支付客户保险金时,一般有现金、转账支票、授权批量转账等方式。在实际支付时,如果领款人与应付的实际保单受益人不符,在保单受益人未授权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纠纷,给客户和公司带来损失。
三、寿险分公司运营资金风险管理对策
寿险公司要确保运营资金的安全,规避风险,保障客户利益不受损害,应认真研究运营资金的管理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风险管理对策。
(一)资金归集风险管理对策
1.城镇资金归集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城镇保费资金归集应尽量减少柜面交易次数和频率。柜面交易次数和频率少了,柜员接触客户保费资金的机会就少了,风险的基数就小了,从数量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经调研,有部分寿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已经实现柜面“零现金”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现金保存、长短款以及贪污挪用等风险。虽然各寿险公司情况不一样,但都应积极推进柜面“零现金”管理,逐渐引导客户改变缴费习惯,降低乃至杜绝城镇资金归集风险。
其次,要减少城镇柜面交易量,应先为客户搭建更加便利的缴费渠道,以替代柜面交易,使客户不必到柜面也能轻松、安全的缴纳保险费。要实现这个目的,应积极与银行等机构寻求合作,在得到客户授权的情况下,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签订批量转账代扣协议,到期自动划扣保费资金;或是利用互联网支付的技术,由客户自己在公司网站或授权网站上自行缴纳保险费。经调研,目前很多寿险公司对于城镇客户保费资金归集使用最多的还是银行或第三方批量转账代扣保险费的方式。保险公司在获得客户授权后,将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客户保险费资金通过某家银行或第三方的一个分支机构,或是总行、总机构进行统一代扣,将扣款结果统一反馈给保险公司总部或省一级的分支机构进行统一入账处理。此方式各寿险公司应大力进行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要获得保单合同所有人本人的合法授权,且授权扣款账户为合法账户,避免法律纠纷;第二,与银行或第三方签订批量代扣协议时应注意明确双方责任和问题处理流程,避免互相推诿导致客户投诉,,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第三,批量代扣数据的传输应采取“不落地”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传输过程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防范客户扣款账户信息被泄露或篡改带来的风险。
再者,柜面交易还是存在的情况下,应设计严密的内部控制流程,坚持不相容岗位人员不能兼岗的原则,采取将系统收费操作与收取客户资金岗位人员相分离、设置收费复核岗等措施,明确各柜面人员的责任,促使柜面人员相互监督、相互钳制,防范柜面人员道德风险案件的发生。
2. 农村资金归集风险管理对策
农村客户更愿意直接将保费以现金形式交给保险公司营销员代为缴纳,客户或营销员只能从农村信用社或邮储银行汇款至保险公司银行账户或到城镇保险公司柜面缴纳,保费归集的过程比较长,容易产生风险。因此,农村保费资金归集首要应考虑引导客户进行银行或第三方批量代扣;其次,可以考虑与农村有网点的银行机构进行合作,代收客户保费,如: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经调研,各寿险公司对于农村保费资金归集方式各有不同,除了批量代扣外,比较好的做法是与农村信用联社及邮储银行进行合作,开发连接双方系统的程序,通过银行机构网点代收客户保费资金,柜员在输入保单相关信息后,将信息传输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做入账处理,这样不仅能使保险公司及时对账进行日清日结,而且缩短了农村保费资金归集的时间,有利于降低保费资金归集过程中产生的挪用等风险。
(二)资金给付风险管理对策
1.资金应付风险管理对策
寿险公司资金应付对象较多,应付项目也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专业的理算才能确定金额。在应付记录产生的过程中除了设计必要的复核流程外,还应将应付业务的受理和处理相分离,避免寿险公司柜面人员串通舞弊。如:柜面人员按照保险公司的相关理赔、保全实务要求,向客户收集应付保险金理算时所需材料,传送到保险公司省一级专业处理中心进行理算应付项目、确定应付对象等应付信息,柜面受理人员按照处理后的应付信息,打印领款通知书传送到实际付款环节。由于受理人员和处理人员不在同一行政区域或同一机构,处理人员的专业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失误的概率降低了,串通舞弊难度增加了,从而降低资金应付记录产生时的风险。在客户理算材料传送的过程中,建议使用专用邮路或高速扫描仪传送材料原件或影像件,以缩短异地处理时长,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2. 资金实付风险管理对策
寿险公司资金实付环节的风险在于应付保险金是否准确的支付到客户合法账户。在实际支付的环节,应首先判断领款人和保单受益人是否为同一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支付风险管理对策。
如果领款人与保单受益人为同一人,客户要求以现金方式支付保险金的,应留存客户的身份证明影印件,并要求客户在相关付款凭证上亲笔签名,便于事后核对应付记录和实际支付对象是否相符;客户要求开转账支票方式支付保险金的,除了留存客户身份证明影印件外,还应留存客户账户信息相关影印件,如:银行卡、存折影印件等,确保保险金支付的账户为客户所提供的账户;客户要求通过批量转账方式支付保险金的,应获得客户授权,与客户签订批量转账授权书,确保合法性。
如果领款人与保单受益人不是同一人,应尽量避免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痕迹较少,较容易产生纠纷,导致保单受益人利益受损。转账支票支付的,领款人应获得保单受益人的合法授权,并提供与保单受益人的关系证明材料;批量转账支付的,应获得保单受益人亲自签订的转账授权协议书,通过证明材料、授权书或协议等材料确保保险金准确支付到客户或经客户授权的账户。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寿险公司运营资金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能否快速、安全的归集保费资金和准确、合规的支付客户保险金。寿险公司应研究自身业务的特点和客户的消费习惯,在运营资金归集和支付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对策,降低和避免由于系统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给公司及客户带来的利益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蔡雪珍,浅析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当代经济,2011(20)
[3]张超. 新会计准则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完善[J]. 现代商业,2009(8).
本文编号:1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