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发布时间:2015-03-01 16:21

冀光 李素镕 江西农业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这些改变,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焕然一新的新农村显示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迅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表面上看这些变化为新世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农村经济 发展 问题 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一新形势下对“三农”工作的新判断、新部署,必将对未来“三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抓机遇、探路径、促转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发展经济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例子,我们都知业道的例如:小岗村的葡萄和旅游产业,华西村的钢铁、纺织和旅游产业,韩村河村的建筑产业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但这些农村的美好发展并不代表所有农村的发展都是这样。

中国存在了许多农民工,顾名思义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农民工呢?这是我国在进行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使得农民不再务农,发展农村经济的许多项目展开不够合理,使得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高。因而许多农民都不愿在家,而是选择到城市里打工,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何谈开展经济项目。就我所在的农村面貌来看,村子里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在过年过节才会回来,村子里也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带着,因为这种状况的出现师德教育事业发展也出现很大的问题,毕竟对孩子的教育大多还是父母教育的好。反过来如果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很好就不会出现农民都外出打工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留守儿童,同样教育事业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2、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僵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得这些体制的已深入,然而从行政管理角度上来看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实质上的进展。政治体制改革的僵化就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的道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行政职能太过于细化使得政府机构膨胀以及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许多乡村的政府机构行政管理职能太多与细化,政府机构膨胀,负债沉重。“五大班子”,“七所八站”的存在似的政府开支入不敷出,也就导致了债务沉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政府人员使用上进行了许多改革,裁决了许多人员,但实质上人员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存在,问题的根本并没有得到解决。我顾取消农业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政府机构等的开支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负债沉重。现在农村农民许多权利也没有保障,“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剥夺农民的选举权和监督权等本该属于农民本身的权利。虽然建立了民主政治的策略但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民主也就陈为了虚设,许多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民主政策。

3、资源管理利用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

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本身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就不足,,特别是资金方面。各政府的财政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支出很低,而且财政投入呈现下滑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农村的投资成度相对来水还比较大,然而近年来调查表明财政投资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也陈为了空话。政府机构当中也存在着贪污腐败的现象,本应该投资的资金被个别官员所贪,许多项目本应该开展却没有开展。而所支出的资金经过政府一些官员“精简”,投放自荐大幅缩减,许多项目开展不成功导致荒废,更不用说发展经济了。

4、人地矛盾突出,产业单一

就我所在的乡村,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也有钱了,高楼也拔地而起。记得几年前,河边那一片耕地而今已变成住宅区,土地可耕种资源越来越少,而作为农民缺少了耕地可以说是失去了经济主脉。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相对较多,人多地少的问题一直存在,然而现今可耕种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富裕与稀缺、人均耕地的多与少可以说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随着房屋建筑的增多耕地越来越少而又需要通过土地发展农业成为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矛盾。

5、农村人才匮乏

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中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低于八年,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由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就使得我国农村人才的数量不足,并且素质普遍不高,他们没有专业的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无法对新农村的前进和发展起到应有的帮助,从而使得农村经济一直停滞不前。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1、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农民外出打工的状况实行召回政策。政府在村子里加大宣传发展农村经济的力度,召回外出打工的农民。对于有能力有理想的青年给予一部分资金作为辅助来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并对创业有成果的农民进行奖励。

政府有必要先扶植一部分创业者,利用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作正面的榜样,使农民看到成功。在此期间要引导与支持农民加大投资力度,对于创业失败的农民做好积极回访与慰问,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得农民敢于大胆创业。通过这些措施调动积极性,留住农民,有人才能发展好经济。

2、改革行政和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投资

虽然我国在在乡村政府体制的改革上作出了相应的政策,但本质上行政人员多且人浮于事的现象仍旧存在。因此,首先就是精简人员,对于一些无事可做而占用职位的行政职位直接取消,严格要求在职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同时,赋予农民选举监督的权利,让以前流于形式的监督体系成为历史。对于出现的贪污腐败的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严厉打击。同时,鼓励农民监督举报,并给予举报奖励,加大上访的力度。此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还需要加大,财政支出需要给出明细,确保投资的资金落到农民手中。严格监管投资的资金流向,并且公布投资明细使得投资公开化,进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益。

3、改革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产业

要想解决人地矛盾首先要解决土地减少的状况。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严格控制土地减少的政策,如土地管理局绝不审批在耕地上建设厂房和建筑物等,通过这种制约减少土地资源的严重流失情况。减少土地流失的同时还需要增加可用土地面积,这时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在平原地区开荒拓展可用土地,同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且可以使土地不再国有化而变成土地私有的状态,但这需要政府进行严密的监控。

同时,适合旅游的农村在旅游产业方面必须予以重视,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旅游经验,找到适合自己旅游产业发展的的“新路”。种植产业上,耕地里可引进新型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亦可从外界引进种植药草的技术教会农民种植药草等。当然这些产业都必定需要创新才能有较好的收获,只有创新才能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4、加快对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农村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要以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档次,逐步建立起订单农业,以此适应市场的变化。鼓励和允许大型的农业产业化到农村建立生产基地,和农民零距离签订合同,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5、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要充分重视农民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保持和贯彻好 “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农村人才的问题,政府要加大资金力度的支持,从而能够使得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的阻碍逐渐减少,最终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是在发展中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而出现问题就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以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个过程需要国家及政府及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丽伟.我国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1(7)



本文编号:1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