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浅析发明专利高数量与低转化率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5-03-05 13:54

林琪云 米学娇 天津大学

摘要:2008年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我们总结知识产权战略实施5年来的成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专利数量一直在保持着世界赞叹的增长率,忧的是我们的专利转化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本文从主体、市场、资金、专利质量、产学研结合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利转化;技术转移;

    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五年回首

    1.系列法规、政策陆续出台

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体现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工作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3年底,知识产权战略已实施整整5年。在专利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修订相应法规,极大促进了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8年底《专利法》第三次修订,2010年修订《专利法实施细则》,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质押登记办法》,同年底发布《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0-2020)》,每年还有《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等具体工作计划。各地方陆续跟进,发布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出台《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以及各种《专利奖励办法》《专利资助办法》,专利事业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2.叹为观止的高增长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五年来,在专利数量上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今年2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其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已连续第三年居世界首位,达82.5万件,同比增长26.3%,发明专利授权20.8万件;全年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320.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2件,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提到的3.3件。

对比五年前的数据,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9.0 万件,授权发明专利9.4万件;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总量为82.8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8件。我们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申请总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在战略纲要实施五年期间,分别增长了284%221%387%503%

20082013的这五年,可以说是我国专利事业大跨越大发展的五年,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今天,专利数量的持续超稳定高速增长,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带来的崭新希望,我们不禁想到,三十多年前的那位老人说过,“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3.举步维艰的专利转化之路

    专利转化(patent conversion),是指从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专利转化率,直接反映了专利与工业生产的联系程度,且常常与另一概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联系。在发达国家,专利转化水平一般在30%-40%,在日本等国家甚至高达70%-80% 

专利的数量尽管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目前的专利事业水平,但对于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尤其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能直接准确的反映。如果说发明专利数量标志着被国家认可且具有实用性的创造性发明的多少,那发明专利的转化率则从另一方面说明真正运用到生产中的发明专利的数量。

目前我国的专利转化率,尚无统一数据,有分析认为是10%,有的研究认为是2%,众说纷纭。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中给出的高校专利转化率只有不足5%,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并且多年来一直处于这样极低的水平(而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课题组的统计期间内的增长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我们可以从专利技术最密集的高校的情况对我国整体专利转化情况窥见一斑。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尴尬:一方面是我国专利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专利的转化率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难以计数的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人员呕心沥血完成的专利技术,连生产线的影子都没见到,就遭遇“被沉睡在实验室里”的悲惨结局,这不仅是对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专利制度精神的一大讽刺。

知识产权战略在全国的推进不可谓不声势浩大,但是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和科学。长久以来,专利数量一直是我国用来衡量专利事业的最重要的指标,从国家到到地方各级,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的表现出“重量不重质”的功利化倾向,以及“重确权、保护,轻流转、运用”的局面。专利的低转化率现象在最近几年已经得到了各界重视,各级政府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在促进专利质量和专利转化率的提高,遗憾的是,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但就现有统计和研究来看,专利的转化、实施水平一直徘徊在极低的水平,未见起色。

    二、造成“一高一低”矛盾的原因分析

事实上,早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发布时便定下了五年目标,其中便有“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拥有量进一步增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并且构建起“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覆盖专利权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后续的很多政策性文件,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专门提到了“促进创新成果转移和产业化”、“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等问题,并且有“财政和税收支持”保障。可见这些政策在制定时便已对这一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就实施效果来看,虽然在数量方面的目标无疑圆满完成了,但在运用上如果仅从相关统计项目如“企业专利拥有量、占专利总量的比重、专利产品销售收入”、“专利交易数量”、“技术合同登记额”来反映,似乎有失偏颇。这些数字的增长,只会让我们更加疑惑:为什么我们的专利转化率仍然持续地非常低下?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国专利数量的高增长、低转化率这“一低一高”的现象?学界对此有过诸多讨论,有的认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有的认为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有的认为政策不完善等。

    笔者认为在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时,首先应当明确,由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三类专利存在较大差别,专利的转化率应当分类进行统计和研究,不能一概而论。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自出生之日起就带有着既有或已成型的产品和技术的影子,承载着生产线的理想,因而与发明专利有很大的不同。而发明专利,更多地与科技创新前沿相联系,具有更大的创新性、更大的商业潜力,同时也有更大的风险。对发明专利的转化情况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主体意愿分析

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是很多政策性文件构筑出的体系,要分析发明专利转化率低的现象,不能忽略最源头的一环——创造。一般认为,专利权主体主要有四类:个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转化率最低的发明专利往往是来自高校和个人的。个人专利权人由于具有高度的分散性,专利信息难以得到有效的整合,供需双方信息交流极度不畅,长久得不到收益的专利权人很多就放弃了续缴年费。作为学术高地的高校,一直走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前沿,每年有大量技术获得专利授权,就像前面提到的,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平均只有5%,通过笔者多方走访了解到,中国高校重论文、轻专利是一个普遍现象,承担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论著直接与科研人员的考评挂钩,专利对于高校科研人员而言,只是一项科研成果,其意义在于评职称以及各种评奖评优,在进行研发时也不过多的考虑后续的可产业化问题,而且对于从事研究工作的高校老师而言,且不提生产,就是中试、大试都是非常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我们从“成果”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这些专利授权下来的命运大概也只有“沉睡在实验室了”。尽管一些高校设立了类似“技术转移中心”之类的部门,但是其职能发挥并不甚理想。

(二)市场需求的考量

而且,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更大的因素,就是市场。似乎所有的学者都在关注产学研结合、中介平台建设、政策鼓励等,但是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这些技术是契合市场需求的。这个假设似乎是当然成立的,但深思之下似有不妥。科技是生产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上发明专利转化率低的现状,就能推出现有发明专利恰能满足市场需求让我们经济结构升级?这个逻辑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现有发明专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又适合工业化生产有多大比重?另一方面,我们的市场是否需要这些发明专利?而笔者走访专利事务所得到的信息也确认了这一点:我们的市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喜欢”这些专利。该所工作人员人告诉笔者,该所每年代理专利申请数千件,但企业找上门来要技术的一年也不过几件,企业需要技术会自己研发或者通过自己的渠道,不会选择在专利文献的汪洋大海里耗费时间寻找一个和自己需求对口的。事实上,过去十几年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固然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动,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绩效评价激励政策的推动。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专利数量,要远远少于受科技创新导向政策推动下新增的专利数量。现有发明专利和市场需求是存在“错位”和“断层”的。

(三)发明专利质量良莠不齐

专利申请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占有率不足,核心专利少,部分引导政策和考核评价工作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出现了一些不以保护创新成果为根本、不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曾表示:“与发达国家那些顶尖的高新发明创造相比,我们更多还是改进发明,还是比较低端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据汤森路透发布的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评价结果显示,美国以47家企业位居榜首,日本以25家企业排名第二。虽然中国企业专利数量领先,但专利质量和影响力不足,与2011年的评价结果一致,2012年中国仍无一家企业入列。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企业专利数量与质量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国外媒体对中国专利质量问题也多有质疑。无论是尚未实施转化的发明专利,还是已经产业化的发明专利,都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专利发展的首要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就此问题专门发过通知,希望改变这样的局面。

似乎数量上去了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质量问题,而国人对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首先想到的便是控制数量。2013年共授权发明专利20.8万件,同比下降4.1%,这是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多年来首次下降,对这个数字官方的解读是:说明我国提升发明专利质量的举措已见成效。诚然,“少生”固然有助于“优生”,提高授权门槛有助于引导申请人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但笔者认为,对于质量问题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不可操之过急,申请专利是发明人的基本权利,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理应被授权,像严格控制出生率那样以行政权力人为控制授权量,是违背专利制度鼓励创新的本旨的。

(四)产学研结合难

产学研结合”这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种政策性文件以及学术论述中,似乎“产学研结合”是解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难题的“杀手锏”,但实践来看这个方法推进地异常艰难。原因在于负责生产的企业与负责科学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性质不同、追求不同,其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迥异,业务往来更是少之又少,造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少有交集。即使有成果转化后的利益相联系,在高校科研人员“没想过”、“怕麻烦”的态度和企业对高校“太慢”、“低效”的抱怨下,这个微弱的纽带变得更加脆弱。仅凭政策鼓励是很难将产学研不同领域的资源加以有效整合的。

(五)财政支持落实难

许多政策文件中对于财政支持方面有详尽的规定,但是实践中这些财政上资金很难及时、到位划拨,以至于一些配套设施建设缓慢,进度一拖再拖,其服务专利交易的效果可想而知。政府财政预算有限,支出项目繁杂,而专利发展方面的投入短期很难产生可观经济效益,在资金划拨时的“优先级”不够,难以得到足额保障。

    三、对策及建议

(一)鼓励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专利成果转化,明确发明人与学校间的利益分配。

一方面,提高高校科研人员对专利权财产价值的认识,在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上进一步放开,鼓励科研人员将具有实用性的专利技术积极转化。高校尽可能地建立起校企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专利信息,为技术转移提供便利,但对技术合同的具体内容不宜有过多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专利权财产权归属,科学分配发明人与学校对技术转移后的财产利益。依据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由财政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项目承担人实施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依约定进行。在高校专利普遍涉及职务发明的情况下,更应该明确作为智力提供者的发明人和作为资源提供者的高校之间的财产权利分配,各高校内部应建立尽量统一的规则,使科研人员促进技术转移的活动得以大胆、有序、顺畅的进行。

(二)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专利质量。

     许多专利得不到转化,就是因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专利质量,在源头上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聚焦科技前沿,还要立足市场发展实际,把握好专利实用性的特征,并且在决定是否申请专利时理性评估;在宣传上,注意引导科学研究为市场服务;在政绩考核上,强化对专利质量的考评,扭转专利工作“重量轻质”的观念。

(三)有效整合专利信息,加强交易平台建设。

针对专利供需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一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专利权人进行技术转移,建立专利信息免费发布机制,便利专利权人方便快捷发布信息,扩大供方信息的规模和覆盖面。二是对专利信息加以有效归类、整合,便利技术需方快速、准确、有效地查找所需技术。这些都离不开专利交易平台的建设,专注整合各领域的专利信息,积极举办各种大型专利技术推介会等,创新服务功能,完善人才队伍,在立足本地区实际的基础上,加强各地区成功经验交流。同时,由于各地的专利交易平台大多具有政府背景,一方面应保证财政拨款及时到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盈利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助力交易平台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专项基金,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落实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在专利交易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使知识真正变为生产力,就更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各种牵头作用。在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日益迫切的今天,专利事业发展经费落实难严重制约了工作进展。为确保专利工作有效推进,各项经费不致被不合理拖延,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突显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结语

当我们回顾发达国家专利权发展史,我们发现这样的矛盾的存在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着重保护,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7条明确将促进技术的转移(transfer)和传播(dissemination)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的增加列入其目标,再到适应专利技术跨国流动需求应运而生的《专利合作协议》(PCT),对专利制度的认识经历了从保护到运用的过程。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方起步不久的中国而言,我们存在着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保护到重流转、运用,转型之路困难重重,只有立足实际需要,提高专利质量,培育主体,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信息流通,落实资金保障,才能真正解决科技-生产力的转化难题,实现知识产权战略之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参见:《我国发明专利:结构优化 质量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01431.

[2]《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专利统计年报》201431.

[3]万清云,刘庭功,卢军:《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特征探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6期,147-148页。

[4]韩亮:《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7期,173页。

[5]参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6]专利寿命,指从被授予专利到专利终止的期间。

[7]参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1.

[8]杨尚东,《关于中国专利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的冷思考——企业创新能力仍有待大幅度提升》,载科技日报,201332711版。

[9]田力普:中国目前专利质量处在相对较低水平。[EB/OL.中国网,2013425.

[10]杨尚东,《关于中国专利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的冷思考——企业创新能力仍有待大幅度提升》,科技日报,201332711版。

[11]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201312月。



本文编号:16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