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国内外成本费用粘性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3-06 11:15

方丹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公司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而通过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观察公司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公司的一些长短期决策问题。所谓成本“粘性“就是当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业务量等额减少时成本的减少量。

关键词:成本费用粘性 成本管理 文献回顾

传统管理会计的成本性态理论中的成本模型,对成本的计算简单而且易用,它强调成本的变化量与业务量的变化是呈现一种线性关系的。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成本变化与业务量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的。由于成本的这种粘性现象,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无法解释,这使得对成本粘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它可以解释和分析企业的成本粘性现象,了解企业的战略决策。成本费用粘性理论对于改善公司成本预测、控制、分析等是一个新的视角,能科学地解释和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对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一、文献回顾

1993BankerJohnston关于美国航空业的研究就发现费用的变动方向与销售收入变动的方向有关,但并不是同比例变动的。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的论述,却已表明费用可能存在粘性。AndersonBanker等(2001)在对关于美国上市公司商品销售费用的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存在粘性。Anderson BankerJanakiraman (2003)通过选取美国7629家上市公司1979—1998年的的年度才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销售收入增加1%时销售管理费用增加0.55%,但当销售收入减少1%时,销售管理费用仅减少0.35%,表明销售收入变动与销售管理费用变动是非对称的,证实了这些上市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存在粘性。Otavio Patrida (2004)研究发现巴西企业的销售管理费用也存在粘性。Kenneth(2006)通过对英美法德四国共3500家上市公司的1988—200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存在成本粘性。Porporata等(2012)选用2004—2009年的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的银行的财务数据,证实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成本粘性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是从费用粘性的研究开始的,然后被引入到成本粘性的研究中。孙铮、刘浩(2004)通过对1994—2001年的我国的2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的分析,证实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刘武(2006)发现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行为,房地产等行业的费用粘性相对较弱或不存在。孔玉生等(2007)选用我国A927家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而且在建筑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成本粘性,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较弱或是不存在。曹晓琴等(2009)证实我国的央企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万寿义、王红军(2011)选用我国74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2007—200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作业上市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存在粘性。

二、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分析

在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学者认为对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集中在管理者乐观预期、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规模、公司性质、法治环境、资产结构等方面。

主观因素方面:CooperKaplan1998)认为成本粘性的成因可以通过管理者的主观意愿因素来解释。在公司的管理者解除或者重新签订原来的资源供应合同的情况下都会发生成本,在产品的需求下降时,管理者通常不愿意马上花费费用去改变现有的资源供应情况,导致公司成本下降与收入不同比例下降,产生成本粘性。Anderson BankerJanakiraman (2003)发现当销售收入持续下降时费用粘性水平会有所下降,但当宏观经济增长时,费用粘性水平会有所下降,说明费用粘性的水平可能受管理的主观预期影响。孙铮、刘浩(2004)的研究发现可能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低下和经理层代理成本高的原因,中国上市公司在向下调整费用的速速要比美国的上市公司慢很多。

客观因素方面:Subramanian Weidenmier2003)通过分别对制造业、机械业、服务业、金融业的数据研究,发现不同行业在固定资产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存货水平、利率水平等表现出不同的费用粘性水平,费用粘性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并且还发现经济环境和公司特征影响公司费用粘性水平。国内学者刘武(2006)在考虑了销售收入的下降幅度和宏观经济增长等因素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差异显著。孔玉生等(2007)也证了实成本粘性的水平受时间跨度、业务量变化的幅度、资产负债率、资本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Kenneth (2006)的研究还发现资本密集度和劳动力密集度会增强公司的成本粘性,同时还发现不同国家的成本粘性程度不同,并认为国家的管理监督体制和公司的控制体制不同的原因。Chen et al(2008)选用美国公众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治理结构较好的公司的成本粘性较弱,还发现公司治理对于更有可能过度投资的公司的成本粘性水平的影响更强。国内学者马景涛(2008)发现销管费用的粘性在股权集中度越高和独立董事比利较高的情况下越低,说明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公司的销管费用粘性。Josep (2009)在以业务量替代农业产出的前提下研究其与农业成本的关系,,指出农场的规模大小影响其成本粘性。

三、结语

国内学者对于成本粘性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是从费用粘性的研究开始的,然后被引入到成本粘性的研究中,基本是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并实证检验中国的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行为。目前国内外对于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都还没有能够真正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不能判断一个企业存在的成本费用粘性问题。和其他经济管理领域的结合研究也还很少,研究也不具有普遍性,希望未来的对于成本费用粘性能够更具有普遍性和操作性。

参考文献:

经济研究,200412

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

公司治理[J].商场现代化,20083

产业经济研究,20091

经营管理者,20112

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J].经济与管理.20113

[8]Noreen  E, N Soderstrom. 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 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

[9]Anderson Mark C, Rajiv D, Banker D, Surya N, Janakiraman.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

[10]Porporato, Marcela: Werbin, Eliana. Evidence of sticky costs in banks of Argentina, Brazil and Canad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nagement. 2012. 



本文编号:16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