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浅谈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5-03-06 10:55

白洁 秦皇岛维卡产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2010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为我国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指导。内部控制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有效进行和防止舞弊欺诈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应根据适应性原则,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水平等,同时借鉴大企业的经验,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其有效执行,从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发挥出内部控制应有的管理成效。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组织机构简单,兼职现象严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中小型企业业务范围小,产品比较单一,管理层一般就是企业创始人,生产、人事、财务等决策都由他说了算,员工都按领导指示办事,长期以来形成领导的话就是制度,缺乏内部管理的系统性的局面。为节约人工开支,员工相对较少,往往一人承担几个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职务交错现象较严重。

(二)企业负责人认识不足,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

许多中小企业主都是白手起家,生产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但缺乏企业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知识及经验,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了解不足,意识不到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没有专门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更谈不上风险预警,因而在决策过程中随意性较强。盲目以为只要财务能算好帐,管好钱就是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员工一般雇佣亲属或关系密切的人担任,导致有些人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任意妄为,在单位内部造成不好的影响,使非领导亲信员工缺乏信任感,难以留住人才,影响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信息与沟通不及时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缺乏信息沟通意识,认为经营管理是自己的事情,没必要让外人知道,员工不需要多问,有的唯恐泄露商业机密,甚至故意隐瞒各种信息,堵塞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影响了管理效果。

三、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改变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的局面,增强内控管理意识,可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中小型企业实行的是人财物高度集中的一人直线式管理,管理者习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管理,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运作情况,提高内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化解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企业由于工人操作不当,造成废水污染指数突然超标,面临停产整改,经过了解,企业没有标准操作手册,也没有监督机制,工人凭经验和感觉操作,造成严重后果。经过这次教训,企业管理层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狠下功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层汇报,采取切实措施将内部控制严格执行,避免流于形式,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

四、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和义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编制内部管理手册,通过厂报或班会形式对员工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明确自身职责,按流程操作。并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奖罚分明,稳定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创立企业文化,培养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内部氛围。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并带头遵守执行,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控制

中小企业业务规模小,人员相对较少,细分各岗位不太现实,但也要做到:一、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在岗位间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不相容职务主要有:授权审批和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如会计人员本身管记账对账,又兼职保管员,工作中就可能存在领用物资而不记账或串改领料人的的行为,短期内难以发现,这种漏洞应事先予以防范并从根本上杜绝。二、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规定各类业务授权人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如采购生产材料,金额在10000元以内由科长审批,10001-50000元由经理审批,50001-100000元由总经理审批,10万元以上要采用公开招标,并经管理层开会集体讨论决策。

(三)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和财产保护控制

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大型企业相比相对比较简单,应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遵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制定业务流程。同时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是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集会计核算、审核和监督于一体,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二是一套先进的会计软件,可以自动完成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同时也可提高工作效率,让财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同时,应建立财产保管制度,不仅包括实物,还包括与实物相关的图纸、合格证、保修卡等文件资料和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财务人员每月末要与仓库帐相核对,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发现不一致的,要分析原因、追究责任,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另外,对掌握公司机密的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同时签订保密协议。

(四)加强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

企业应建立信息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传递,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企业可通过财务、生产经营、管理资料等获取内部信息,通过行业协会、客户、市场调研、政府监管部门、媒体等得到外部信息,通过对内外部信息的分析利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积极支持和参与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

(五)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及时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可通过设立内部审计岗位实施内部控制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要得到管理层的直接授权,即可以对重大问题进行审查的权利,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指导企业各部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还应按照管理层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对企业的工程项目,各部门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风险进行评审,对发现的一般问题与经理进行沟通,督促其整改,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单位最高层汇报,由公司管理层集体对问题分析,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监督各部门执行,并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个人,确保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五、结论

随着经济改革格局的转变,中小型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也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培训,使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应变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从管理者做起,坚决带头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避各种风险,促进健康、持续发展,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子京,廖潇颖.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324

[2]陈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美国《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312

[3]吴春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3

[4]秦栋彬.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时代,201216

[5]仲其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

[6]刘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222



本文编号:1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