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智库运作机制调整的新动向
本文选题:运作机制 + 政策影响 ; 参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06期
【摘要】:正国际智库要提高其学术地位,扩大社会知名度及政策影响力,需要依靠一套健全高效的运作机制。由于不同智库的资源不同,各大智库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定位各展其能,各显神通,通过持续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其研究工作的效率。纷纷开设国外分支机构,着力构建面向全球的研究网络智库研究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少智库为了更好地支撑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its academic status and expand its social visibility and policy influence, the international think-tank needs to rely on a sound and efficient operating mechanism. Due to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of different think-tanks, each think tank ofte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research position to develop their own capabilities, each of them, through continuous management model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ir research work. It has become a trend to set up branches abroad and build a global network of research think-tanks. Many think tanks are trying to support them better.
【分类号】:G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我国科技中介机构运作机制的创新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钟祖昌;;传统产业集群与知识集群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化视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陈长景;谢英莉;;浅谈科技开发资金运作机制[J];华夏星火;2002年Z1期
4 赵营波;;社会生产力要求编制务实的社会科学发展规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年01期
5 毕建英;谭志成;;创新的外在永动力及层面性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刘书庆,向淋勇,扈广法;开发类科研院所战略变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7 刘芳;;美国科技创新模式及对我国启示[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8 陈小浒;;以机制创新促进体制改革——试论南京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与突破口[J];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9 戈泊;;试论专利独立及专利制度的国际化[J];知识产权;1987年01期
10 柯竞;科技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研讨会综述[J];科研管理;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河;沈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术交流质量评估与机制创新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程冰;巩玉滨;孙学升;宋伟;;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运行控制体系建设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周范林;;科普创新“主干道”[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冯启旭;郭锦荣;吴玉梅;;浅议学术交流的机制创新[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吴景勤;;试论加强社团学术文化建设[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姜莲美;肖会;;我国科技统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A];优秀学术论文选[C];2003年
7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组;胡家伦;林巍;姜福共;李培俊;葛朝晖;;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8 陈巨光;张晓辉;;科研院所转制后应对WTO挑战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白林含;;实验性科技论文正文写作刍议[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10 武清江;史建国;;围绕经济建设 探索学会工作的市场运作[A];第25届中西南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大进;机制创新为抓手 科技创新为支撑[N];上海科技报;2009年
2 陈卫东;上海试行研究所国际化评估[N];科技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梁 忻;技术标准:中国化还是国际化?[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韬文;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公晓南;国际化 专业化 规模化[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顾汶;国际化存在硬伤 自主创新严重缺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7 ;八项重点工作打造“环科新城”[N];宜兴日报;2006年
8 李志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际化的根本点[N];光明日报;2005年
9 记者 赵亚辉;1万多项目获42亿元资助[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沛思;企业技术创新要瞄准国际化[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松;我国基础研究基地若干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伟;科技中介机构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荣;新环境下同行评议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姜仁珍;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4 包英姿;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沈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程琦;我国科技中介组织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奇志;CIAE科研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吕江南;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科技型企业转制方案设计[D];中南大学;2006年
9 胡建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靳峰;技术标准国际化下专利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82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