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热管理技术
【学位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341
【部分图文】:
轴向磁通同步电机的磁动势空间谐波和开口槽将产生相当大的转子损耗,Luigi Alberti等人对一台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损耗进行了实验测量,分别针对三种转子盘结构进行实验验证,其结构如图1.1 所示,其中一个贴有钕铁硼永磁体的转子盘的盘式电机在空载和负载情况下被测量,然后对装备有未磁化的永磁体的转子盘的盘式电机进行转子损耗测量以验证磁动势谐波对转子损耗的影响;最后对一台转子盘上不装备永磁体的盘式电机进行转子损耗测量,验证磁动势谐波对转子铁盘的损耗影响[1]。a 永磁体转子盘 b 无永磁体转子盘图1.1 有、无永磁体转子盘结构Fig. 1.1 Rotor disk with PMs and without PMs文献[2]采用电阻网络法计算永磁体损耗时,引入电感来考虑永磁体的涡流反作用,推导了电感的计算方法。在文献[3]中,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二维模型的磁场分布,然后用电阻网络法计算永磁体损耗。Werner Jara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轴向磁通电机的线圈绕组开槽形式以减少电机转子的涡流损耗,并且增加主磁链。其中转子盘结构采用复合型材料,该材料不导磁并且不导电,降低了转子的损耗,其次其永磁体端面装贴钢片用于减小永磁体涡流损耗。电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2 所示。最后作者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并验证了该新型结构的对电机转子损耗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并且增加主磁链。其中转子盘结构采用复合型材料,该材料不导磁并且不导电,降低了转子的损耗,其次其永磁体端面装贴钢片用于减小永磁体涡流损耗。电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2 所示。最后作者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并验证了该新型结构的对电机转子损耗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并且计算了永磁体端面覆盖钢片的最优厚度[4]。a 电机示意图 b 转子实物图图1.2 电机结构Fig. 1.2 Rotor structure国内同样有大量学者对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和抑制做出大量工作。沈阳工业大学陈萍等人基于坡应廷矢量法计算了一台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该模型考虑了永磁体涡流反作用,并引入磁导谐波考虑电机的齿槽效应,以此考
体涡流损耗,经计算当铜层厚度达到 0.5 毫米后,电机永磁体损耗下降较为明显,证明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图1.3 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电镀铜Fig. 1.3 Copper plating for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文献[13]针对齿槽效应是导致电机永磁体产生涡流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基于子域法计算电机槽口系数,在电机槽口位置建立多个子域,通过解析模型的边界条件求解磁矢位方程,运用坡印廷定理对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进行了计算,具体表达式如公式(1.1)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塑料钡永磁体的研制取得进展[J];物理教学;1986年07期
2 陈萍;唐任远;韩雪岩;佟文明;;抑制永磁体局部温升最高点的不均匀轴向分段技术[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6年07期
3 杨洁亮;;消除工业核磁共振有源匀场线圈发热对永磁体系统的影响[J];科学家;2017年16期
4 葛研军;温子淇;贾峰;石运卓;;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永磁体工作点校核[J];微特电机;2013年09期
5 张大伟;刘桂雄;曹东;徐晨;;永磁体在磁流体中自悬浮能力的数值计算(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5期
6 毛军红;罗俊航;姜强;谢友柏;;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的永磁体阵列设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刘金玺;马雪英;;关于永磁体闭合磁场的发现[J];发现;2007年S1期
8 启明;永磁体的发展[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9 董生智,苏航,李岫梅,李卫;永磁体空间磁场的计算与分析[J];金属功能材料;2001年01期
10 ;永磁体及其相关的研究发展史[J];金属功能材料;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由佳欣;非线性永磁体分布参数模型及其在桥式磁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杨勇;高温超导悬浮体面内移动时的静力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曹辉;磁道钉磁场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何永周;低温永磁波荡器永磁体磁特性与样机磁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朱卫光;电动车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永磁体涡流损耗及温度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马俊;高温超导块材与永磁体组合形式对其磁悬浮力的影响规律及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叶波;基于旋转永磁体的磁性螺旋型胶囊内窥镜主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高鹏;电动汽车用永磁轮毂电机的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陈涛;电动汽车PMSM退磁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张洪亮;永磁同步电机铁心损耗与暂态温度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勇勇;结构表达编码及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2 曹博宇;非晶合金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热管理技术[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宏源;抽油机永磁涡流调速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4 孙正君;350kW坦克用永磁推进电机设计及温升计算[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5 王瑞超;非线性永磁体工作点迁移模型及其在极化磁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薛智琴;2:17型SmCo永磁体相演变及磁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罗建华;容错式磁通切换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8 朱荣春;高性能(Sm_(1-x)RE_x)Co_5永磁体磁性能与微结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9 朱红茜;磁场调制型相交轴磁齿轮传动机理及参数优化[D];燕山大学;2018年
10 董奇光;新型磁通轴向调节记忆电机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4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