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组织边界形塑与单位共同体变迁
发布时间:2020-12-07 05:06
学界普遍认为,工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瓦解,即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取代整体本位的共同体。然而,在中国社会却并非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中独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单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和促进百业运营和发展,国家建设也急切需要重工业发展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根据地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修正并完善组织体制“单位”,作为一种重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单位”作为中国特色的组织形态,既是保障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国家政治权力延伸的渠道,是重新组织中国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式。单位作为生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自产生以来就通过“单位办社会”的方式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和治安在内的各项功能。这种“大包大揽”式的功能覆盖使单位组织成员在单位办社会内就可以实现几乎全部社会关系,因此中国社会并没有因为工业化进程而造成社会的原子化,反而通过单位形成了地缘、业缘、甚至包括亲缘关系的多重复合,单位成员和单位组织相互依赖,并且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内...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5.?1中国城市社会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与厂办大集体关系变化??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单位组织的这种扩张实际上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实??
在单位组织社会性功能剥离的模式选择上,Y厂于1994年成立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作为Y厂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又是公司对社会服务系统??行使管理的职能部门(组织结构见图6.2),其剥离方式是将全部社会性功能作??为整体向外推出。而T厂的不同社会性功能则始终由不同部门分别承担,在改制??的过程中表现为对这些社会性部门的单独推出。Y厂和T厂的这两种方式也基本??153??
织中劳动合同制的推行,也带来了?“单位人”身份差异(如图7.?2)。虽然在50??年代时单位组织招用工制度就进行过“合同制”改革的尝试,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持续实施,直到1983年劳动合同制才开始全面推行、为了劳动合同??制能够顺利推广,“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制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政策,“即新??招收的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原来的固定工仍实行固定工制”2。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合同制推行的阻力,逐步改革原本的固定工制度。因此,1984年后??进入到单位组织的职工,都按照固定工的相应标准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了国营合同工。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合同工和1984年以前进入单位组织的固定??工在工资、福利等待遇上都差别不大,直到国企改制时,差异才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环境与劳动积极性:重新认识集体制时期的中国农民[J]. 李怀印,张向东,刘家峰. 开放时代. 2016 (06)
[2]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组织流动[J]. 李路路,朱斌,王煜.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9)
[3]国企家族化与单位组织的二元化变迁[J]. 田毅鹏,李珮瑶. 社会科学. 2016(08)
[4]从“虚幻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J]. 牛先锋.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4)
[5]单位社会背景下公共性结构的形成及转换[J]. 田毅鹏,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6)
[6]单位制形成过程中的“苏联元素”——以建国初期国企“一长制”为中心[J]. 田毅鹏,苗延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7]“单位人”研究的反思与进路[J]. 田毅鹏,许唱.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5)
[8]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国企绩效问题的再认识[J]. 田毅鹏,汤道化. 学习与探索. 2015(06)
[9]红与专的张力:1949-1965年工人内部提拔技术干部的实践与问题[J]. 林盼. 学海. 2015(03)
[10]单位共同体变迁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建[J]. 田毅鹏,胡水. 社会建设. 2015(02)
博士论文
[1]国企改革进程中工人与企业关系变迁研究[D]. 汤道化.吉林大学 2017
[2]身份产权变革[D]. 王庆明.吉林大学 2011
[3]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 陶宇.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公益岗制度实践与从业群体研究[D]. 史骥.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0268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5.?1中国城市社会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与厂办大集体关系变化??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单位组织的这种扩张实际上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实??
在单位组织社会性功能剥离的模式选择上,Y厂于1994年成立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作为Y厂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又是公司对社会服务系统??行使管理的职能部门(组织结构见图6.2),其剥离方式是将全部社会性功能作??为整体向外推出。而T厂的不同社会性功能则始终由不同部门分别承担,在改制??的过程中表现为对这些社会性部门的单独推出。Y厂和T厂的这两种方式也基本??153??
织中劳动合同制的推行,也带来了?“单位人”身份差异(如图7.?2)。虽然在50??年代时单位组织招用工制度就进行过“合同制”改革的尝试,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持续实施,直到1983年劳动合同制才开始全面推行、为了劳动合同??制能够顺利推广,“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制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政策,“即新??招收的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原来的固定工仍实行固定工制”2。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合同制推行的阻力,逐步改革原本的固定工制度。因此,1984年后??进入到单位组织的职工,都按照固定工的相应标准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了国营合同工。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合同工和1984年以前进入单位组织的固定??工在工资、福利等待遇上都差别不大,直到国企改制时,差异才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环境与劳动积极性:重新认识集体制时期的中国农民[J]. 李怀印,张向东,刘家峰. 开放时代. 2016 (06)
[2]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组织流动[J]. 李路路,朱斌,王煜.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9)
[3]国企家族化与单位组织的二元化变迁[J]. 田毅鹏,李珮瑶. 社会科学. 2016(08)
[4]从“虚幻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J]. 牛先锋.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4)
[5]单位社会背景下公共性结构的形成及转换[J]. 田毅鹏,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6)
[6]单位制形成过程中的“苏联元素”——以建国初期国企“一长制”为中心[J]. 田毅鹏,苗延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7]“单位人”研究的反思与进路[J]. 田毅鹏,许唱.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5)
[8]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国企绩效问题的再认识[J]. 田毅鹏,汤道化. 学习与探索. 2015(06)
[9]红与专的张力:1949-1965年工人内部提拔技术干部的实践与问题[J]. 林盼. 学海. 2015(03)
[10]单位共同体变迁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建[J]. 田毅鹏,胡水. 社会建设. 2015(02)
博士论文
[1]国企改革进程中工人与企业关系变迁研究[D]. 汤道化.吉林大学 2017
[2]身份产权变革[D]. 王庆明.吉林大学 2011
[3]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 陶宇.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公益岗制度实践与从业群体研究[D]. 史骥.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0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90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