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3:20

  本文关键词: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信息化课堂教学也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被信息化课堂教学所替代。尤其是实践实验类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往往通过使用一些学习平台或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因此,该类课程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频繁。但是,由于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各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经常出现使用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恰当及投入产出不匹配等问题,其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不但没有达到积极有效的目的,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现有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中小学基础教育而展开,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信息化方面,尤其是关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方面的研究较少。 鉴于这些现实困惑和理论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匹配情况、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因素以及任务技术匹配是如何影响学习表现的,并开发了一个可以有效测量课堂教学中任务技术匹配情况的测量量表,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东华大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过“决策天地”企业决策仿真教学平台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数据分析部分,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测量量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收敛效度、聚合效度以及区分效度,表明量表建构有效。然后,运用结构方程验证理论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直到各项拟合指标符合标准,展示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同时检验了各项假设。 研究结论表明: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对任务技术匹配有显著的影响;个人特征对任务技术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任务技术的匹配既能够对学习表现产生直接影响,又会通过用户对任务技术匹配的评价产生间接影响。本文所假设的6个路径关系中,个人特征对任务技术的匹配的影响路径在实证分析中没有得到支持。最后对修正过的模型进行了解释,并对管理类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不仅成功回答了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因素以及任务技术匹配是如何影响学习表现的,而且开发了一个可以有效测量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的量表。本研究也弥补了国内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匮乏。同时,基于TTF模型展开的研究不仅弥补了传统TAM研究模型的不足,也拓展了TTF模型的应用领域。并归纳出可行性的建议策略,帮助教师合理高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以匹配教学设计,从而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技术匹配 课堂教学 实践实验类课程 建构主义 结构方程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C9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研究内容14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流程14-17
  • 1.3.1 研究方法14-16
  • 1.3.2 研究流程16-17
  • 1.4 论文结构17-18
  •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回顾18-38
  • 2.1 信息化教学的现状18-24
  • 2.1.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18-19
  • 2.1.2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历程19-21
  • 2.1.3 信息化教学研究现状21-24
  • 2.2 学习结果分类24-28
  • 2.2.1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24-26
  • 2.2.2 安德森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26-27
  • 2.2.3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27-28
  • 2.3 学习理论28-34
  • 2.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9
  • 2.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9-31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1-34
  • 2.4 信息系统评价理论34-38
  • 2.4.1 理性行为理论(TRA)34-35
  • 2.4.2 技术接受模型(TAM)35-36
  • 2.4.3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36-38
  • 第3章 实践实验类课程课堂教学场景下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分析38-45
  • 3.1 模型构建38-40
  • 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40-45
  • 3.2.1 任务技术匹配(TTF)40-41
  • 3.2.2 任务特征41-42
  • 3.2.3 信息技术特征42
  • 3.2.4 个人特征42-43
  • 3.2.5 TTF 用户评价43
  • 3.2.6 学习表现43-45
  • 第4章 量表及实证方案设计45-72
  • 4.1 量表设计45-71
  • 4.1.1 TTF 初始量表设计45-58
  • 4.1.2 其它各维度初始量表设计58-62
  • 4.1.3 初始量表预测试62-71
  • 4.2 实证方案设计71-72
  • 4.2.1 调研对象及范围71
  • 4.2.2 数据处理方法71-72
  • 第5章 实证分析72-102
  • 5.1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概述72-76
  • 5.1.1 结构方程的表示及组成72-74
  • 5.1.2 结构方程的优缺点74-75
  • 5.1.3 模型评价与修正75-76
  • 5.2 问卷信度分析76-78
  • 5.2.1 TTF 量表信度分析77
  • 5.2.2 其他因素信度分析77-78
  • 5.3 结构方程测量模型检验78-90
  • 5.3.1 TTF 测量模型检验79-86
  • 5.3.2 全指标测量模型检验86-90
  • 5.4 结构方程全模型路径分析90-98
  •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90-93
  • 5.4.2 模型修正93-96
  • 5.4.3 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结果96-98
  • 5.5 结论解释及建议98-102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102-106
  • 6.1 总结102-104
  • 6.2 局限及展望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2
  • 附录 高校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问卷112-11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7-118
  • 致谢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任秀华;;基于TAM和TTF模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3 郭俊杰;王佳莹;;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0期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温国雄,崔焕莲,樊李东;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的教学设计思想[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刘渊;魏芳芳;邓红军;;用户使用视角的政府门户网站效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世界;2014年16期

9 宋超;立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6期

10 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10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