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5 00:31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1]。从此看出,国家对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社区图书馆、乡镇农村图书馆等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 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技术与社区图书馆服务的融合成为社区图书馆实践的新领域。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基层公共服务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文化事业发展,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经费上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不断推进社区图书馆。政策、经费以及社区图书馆网络建设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3]显示:我国通宽带乡镇和行政村比例达到 100%、91%,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另据 CNNIC 第 35 次调查显示[4]: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49 亿;40.6%和 12.5%的用户对互联网比较依赖和非常依赖。网络设施的完善、网民对网络的依赖,为社区图书馆服务的提供了前提条件。
网络环境下,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社区居民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时效等方面的要求为社区图书馆服务的提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众多的替代选择,迫使社区图书馆不断更新服务手段、服务理念,改善服务环境,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应对用户的需求改变。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和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动态需求变化,社区图书馆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积极的应用现代技术成果,满足用户的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本文主要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众包两个主题,检索国内外相关的文献:(1)中文选择 CNKI 期刊全文库、博士硕士论文库、报纸库等数据库跨库检索,辅助 EDS资源发现系统;外文数据库使用 EBSCO-ASP+BSP 以及 Emerald 管理学数据库检索(检索时间:2015/3/20)。(2)由于国内众包以及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引入与提出缺少直接的支撑材料,对于两个主题的早期文献采用文献回溯以及辅助 EDS 资源发现系统辅助,确定早期文献。(3)对检索结果的限制主要采用布尔逻辑以及相关的截词技术,如:涉及社区图书馆,将基层图书馆作为相关词使用逻辑或连接;对英文词汇表达,通过“”精确控制与截词符号*实现。
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如表 1-1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研究


国外的起步较早,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主要涉及用户延伸服务、服务手段的延伸、服务质量的控制、服务项目的拓展等方面。
国外公共图书馆对用户的延伸服务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用户的分析,如老年人[5]、成年人[6]、青少年[7]的服务,还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针对性服务[8]。由此,Barbaba H.Will[9]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全覆盖的理念。
国外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手段也不断创新。Jill Nishi[10]在调研了美国服务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相关延伸服务的。他采用案例研究、电话访谈、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进行了总结,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主要有:公共服务参与、电子政务信息获取、教育、健康、工作信息、电子商务、社交等。而 Hanson Cody[11]则从移动图书馆的利用讨论了公共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延伸。

在社区服务延伸服务的提供,Nicole D. Alemanne 等[12]提出社区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网络服务的领导者。他们认为社区很少或根本没有理解如何利用宽带部署和访问促进经济发展,社区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它资源和培训专业知识,帮助其他社区的机构工作培训和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规划和培训。同时,国外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项目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Kunish, Ann[13]介绍了挪威奥斯陆面向音乐教师提供的 Boomwhackers 项目;Derr, Leonee 等[14]提出应向青年展现公共图书馆的魅力,让公共图书馆成为青年超级体验中心。

……


第 2 章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庄立臻认为,“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以政府为主体而创建的,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集、加工、组织,并提供给社区全体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67]这一界定,充分反映了社区图书馆在社区中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地位,创建主体为政府,强调社区图书馆服务范围主要为社区(行政区划的社区),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提供的主要是文献服务。但是这一界定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社区图书馆的服务不仅限于文献服务,由于社区范围内文化供给主体的缺乏,社区图书馆提供的是以文献服务为基础、综合社区居民需要的相关服务的集合;其次,社区图书馆的定位源于其服务功能的提供,既然其服务的内容不仅局限与文献信息的供给,自然的其定位也不能仅局限于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从现阶段的实践来看,文教机构与社区交流中心的定位更加切题。因此,本文认为社区图书馆是为一定地域内所有居民服务的公益性、教育性、休闲型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
对于社区图书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划分成多种类型。以投资建设方的不同,可将社区图书馆划分为国家建设、私人或私人组织建设以及多元主体共建的社区图书馆;从建设模式上看,有总分馆制的社区图书馆,还有社区独立建设的社图书馆;从区划上,既有城市街道社区的社区图书馆,还有乡镇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鉴于总分馆制的社区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接受总馆或中心馆的支持,有利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本文忽略城镇街道社区的区别,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指的社区图书馆是以国家为建设主体、建立在城乡街道社区、实施总分馆制的社区图书馆。

与国家、省、市、县区等公共图书馆不同,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所在社区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与其他类型的公共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人力、服务经验、经费等方面,较之社区图书馆优势明显,但这些图书馆的职能还需要负责相应区域内的服务,因此就社区服务而言,社区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是较为贴近社区。

……


2.2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概述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就是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相关工作通过网络分发给网络大众(主要是社区居民)完成的模式。
与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传统模式不同,社区图书馆、社区用户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服务环境也出现了更新。众包模式下的社区用户由以前被动的服务需求者、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者、服务的提供者,参与到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链条中,而社区图书馆由以前的服务提供者成为了网上社区延伸服务的发包方、组织方、用户的合作伙伴。传统模式的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环境主要是实体社区线下实现的,而众包模式的实现则主要依托网络。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强调与用户的协作,利用大众的智慧、财物作为社区图书馆人员不足的重要补充,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提供了人力、智利、财力的支持。开放是社区图书馆众包模式的重要内涵。这就要求社区图书馆与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充分认识到用户的作用,同时不断激励用户,提供服务。
服务环境的不同。传统模式以线下服务为主、辅以线上服务,而众包模式的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恰恰相反,众包服务模式以线上服务为主,辅以线下服务。

参与主体的不同。传统模式的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社区图书馆、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社区图书馆的中心馆等相关利益方。社区图书馆是延伸服务的组织、策划者以及实施者,社区居民是服务对象,而社区以及中心馆则是负责相关协调等工作。众包模式的的参与主体除了传统模式的相关方之外还有大众以及第三方众包平台。第三方平台是服务开展平台,众包模式将传统的社区用户作为对象扩展到了网上大众群体。

……


第 3 章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构建··················22
3.1 众包模式构建的提出························· 22
3.1.1 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22
3.1.2 众包模式的优势··························· 23
3.2 构建目标与原则···························· 25
3.2.1 构建目标······························25
3.2.2 构建原则·····························26
3.3 模式的总体框架··························· 27
3.3.1 社区图书馆网交流层······················ 27
3.3.2 社区图书馆层···························· 27
3.3.3 平台层·······························27
3.3.4 用户层·······························28
3.3.5 相关利益方层···························· 28
3.4 模式构建主要内容·························· 29
3.4.1 模式构成要素···························· 29
3.4.2 模式支持体系····························· 35
3.4.3 模式功能模型··························· 38
第 4 章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实现策略·················41
4.1 实现环境分析······························· 41
4.1.1 PEST 分析······························41
4.1.2 五力模型分析···················· 42
4.1.3 SWOT 分析·····························45
4.2 实现策略选择····························· 48
4.2.1 SWOT 组合策略························48

4.2.2 策略选择································52

……


第 4 章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实现策略


4.1 实现环境分析
公共图书馆事业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开展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国务院总理在杭州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可以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等方式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引爆无限创意创造。”除此以外,民政部还出台了《中国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2013-2020 年)》用以指导志愿者工作。
截止到 2015 年 3 月,我国出台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法规有: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北京市图书馆条例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这些公共图书馆法规对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宁波、深圳、上海等地还专门制定基层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将基层图书馆延伸服务作为单独考核的部分予以赋分。如宁波将阅读推广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上海更是将读者服务、特色项目、课题服务赋分 30 分(总分 240 分)。
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低成本运营。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可能的成本支出一般包括成本方服务费用、志愿者激励费用两块。国外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一般使用免费第三方平台,一般不需要支付服务费用。以犹太人成年礼酒会项目为例,社区图书馆不但没有支出费用,还可以通过平台对参与者提供 500-1000 美元的资助。同时,社区图书馆对志愿者的使用也是倾向于无费用支出的。
另外,随着众包实践的推进,面向经费筹集的众包模式——众筹也进入社区图书馆的实践中。08 年经济危机后,国外社区图书馆面临削减经费甚至是关闭的的压力。众筹模式的社区图书馆运营有利于缓解社区图书馆在经费等方面的压力。

从宁波、深圳、上海等地的基层图书馆定级评价标准来看,我国社区图书馆还是重点保障馆藏采购经费,而其他经费则少有提起。与国外相比,国内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比较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付。而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对社区图书馆的支持力度也有不同。

……


结论


社区图书馆服务是社区图书馆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人力、经费、馆藏既定的条件,社区图书馆开展社区与居民需要的延伸服务的开展,有利于社区图书馆的价值被社区与居民认同,有利于保持与外在竞争者的竞争优势,是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ICT 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图书馆行业、社区居民的生活。网络环境下,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更加突出;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消费出现了产消合一的新现象。传统的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在满足用户需求、自我创新等方面陷入困境。如何合理地利用新技术、新趋势成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面临的又一课题。将众包引入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营运中,构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对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运营,促进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相关理论。在界定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了,从内涵、特点、类型以及内容等方面分析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知识基础。同时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产消合一以及资源依赖理论分析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依据。
(2)构建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首先从传统模式延伸服务存在问题出发,,讨论了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优势,提出构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本文从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构建目标、原则以及模式的总体框架以及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模式构建的相关内容。

(3)提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实现策略。本文利用 PEST、改进的波特五力模型以及 SWOT 等分析工具分析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实现的环境,形成了 ST、SO、WT、WO 等四种策略。本文认为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众包模式的实现的优势与机遇大于风险与威胁,因此选择 ST 和 SO 策略,并进一步形成了整合资源、积极实践等建议。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4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