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国际金融监管下的韩国贸易金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5 00:26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008 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11 年)的分析报告,危机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为各国金融机构的居高不下的资本负债率。同时导致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与质量逐步恶化,产生了不良流动性风险。为了解决全球蔓延的市场失灵问题和防止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几经商讨后,最终于 2010 年在首尔 G20 首脑会上公开新监管制度,即巴塞尔协议Ⅲ。这次协议比巴塞尔协议Ⅱ监管制度更严格,不仅引入了流动性比率与杠杆借贷比率管理项目,并且为提高各金融机构风险克服能力和增大对各种金融商品的风险覆盖率提出了一些规范措施。 同时在进出口贸易下跌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金融引起了广泛关注。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形态的贸易金融,恢复活跃的进出口。在国家政策方面,贸易金融制度的实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在缺乏资本累积、资源贫瘠、经济开发初期的经济形式下的韩国,政府迫不得已在以出口为主导的贸易政策上寻求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如果进出口增加,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发展,由此可拉动外汇的增长,最终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贸易金融研究的初期,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制度的发展,包括金融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则必须考察制度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Kletzer  and  Bardhan(1987)[5]最早建立了两种模型来研究贸易与金融之间的关系。一种模型假设存在主权风险旳情况下,若主权信用等级较低的国家发生国家借贷行为,那么该国将面对较高的均衡利率,将不利于该国进行专业化生产,尤其是那些本身需要较高的运营资本、且销售成本高昂、对贸易金融较为依赖的行业。第二种模型假设不同的国家其内部信贷结构不同,且外部融资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虽然不会面临更高的贷款利率,但是出口行业的信贷供给收紧。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欠发达国家由于其本身信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存在道德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继续扩大本身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通过对拉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指出,政府对于金融发展的约束十分重要。金融发展过程中是否伴随着制度体系旳完善是一个十分重要因素。无约束的金融自由化发展和政府支出的过快上升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外,作者指出,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投资效率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投资量的提升。  
.......

第 2 章  贸易金融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2.1  贸易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根据《巴塞尔协议》中的相关定义,传统的贸易金融业务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贷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即商业银行在为国内外贸易买卖双方办理的各项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如信用证结算、银行承兑汇票、汇款、托收等),以及在各项国际、国内结算业务项下,根据相关的贸易背景和贸易结构,为贸易客户提供与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和长期融资便利(如银票贴现,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保理等),以及和贸易结算和融资相关的资金服务(如结售汇等)。 传统的贸易金融以贸易活动的现金流量作为结算和融资履约的现金来源和支持,以贸易结算中的商业单据或金融单据等权利凭证作为贸易买卖双方履约的一项保证,是仅仅围绕贸易结构和贸易形式展开的金融服务[22]。 国际贸易金融的现代概念被界定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金融服务附加文件 1 》中的金融服务贸易的范围。 贸易金融狭义上的概念是,清算贷款期限在到期1年以内的短期贸易金融(适用于普通的商品交易)。国际贸易金融是指,以增加出口为目的,在向出口商汇款及托收和凭信用证付款时,银行向进口商和出口商提供的与支付相关的短期和长期性融资管理。国际贸易金融的广义上的概念是,银行直接.间接地支持进口商和出口商的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发生的所有类型的对外实物交易(包括商品贸易和大型资本品的中长期交易)中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所有融资活动。这包括上述的狭义上的贸易金融之外的结构性贸易金融。  目前,与贸易金融相关的的典型的国际规范《OECD出口信贷协议》,虽然适用还款期限为2年以上的中长期交易支持,但是没有对短期贸易金融(侠义)的国际性共同规范,每个国家正在运行反映自己国家固有特性的贸易金融制度。 
........

2.2 贸易金融的相关理论
社会分工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下来的人类劳动方式,无论东西方都研究了它的起源。出生于1776年3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从分析的角度谈到了劳动分工。  他全面阐述了劳动分工是一边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边促进国民财富发挥很大作用的一 种体系。解释说,分工和国民总生产、贸易和国家开放就是整个国富增加的基础,所有的价值都是通过劳动而产生。  他通过亲自看到的生产针工厂的生产量来证明了自己的分工逻辑;分工是一个提高生产量的有效方法,对职业和工作的细分就是源于这些好处。据斯密,分工有效的理由是改善所有劳动者个人的技术、节省从另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时所丢失的时间、最后,因为是发明使劳动方便并减少工作量,一个人可做多人的工作量的机器[24]。因此,他的基本思想是,如果通过劳动分工产量增加的话,每个个人都将会拥有自己所需求以上的东西,并把用多余的东西交换其他人的剩余生产物,结果将会带来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此外,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分工有如下叙述。社会分工就是,彼此联系现有的不同的生产领域,从而,将其不同领域切换到整个社会的总生产的有或多或少相互依赖关系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就相异而相互独立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将导致社会分工(die Gesellschaft Teeing der Albeit) [25]  。 “社会分工”(die gesellschaftliche Teilung der Arbeit)  是指,在如农业或工业,相互不同的生产领域之间发生的分工。  在相互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体,生产了相互不同的生产物,因此通过相互之间的接触,开始互相交换彼此需要的生产物。从而通过生产物的交换,不同社区或生产领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开始扩大,由此社会分工扎下了根。从历史上看,基于城乡分离的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一个社会分工的重要的历史基础。而且,人口的规模和密度也是作用于这种社会分工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人口规模及密度越高,越促进社会分工的倾向。
........

第 3 章  韩国贸易金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3 
3.1  韩国贸易金融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 23
3.2 韩国贸易金融的具体内容.......... 26 
3.2.1 韩国贸易金融的支付方式特征..... 27 
3.2.2  贸易金融的信贷担保和风险管理....... 31 
3.3  巴塞尔协议Ⅲ对韩国贸易金融的影响.......... 32
3.4  韩国贸易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36 
3.5 本章小结.......... 40 
第 4 章  完善韩国贸易金融制度的对策......... 41 
4.1  加大对韩国中小企业的贸易金融援助.......... 41
4.2  提高结算支付方式的安全性..... 42 
4.3  强化银行放款审查系统...... 43 
4.3.1  加强现场审查力度.......... 43 
4.3.2  改进贸易金融制度系统......... 43 
4.3.3  使用尖端 IoT 系统 .......... 43 
4.3.4  加强银行经营健全性...... 44 
4.4  按出口企业的贸易金融要求充足资本.......... 44 
4.5 确立适合韩国国情的监管机制......... 44 
4.6  本章小结......... 45 

第 4 章  完善韩国贸易金融制度的对策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全球市场的萧条,不仅美国和欧洲出现财政危机,而且使的东北亚国际经济秩序发生很大变化。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系是以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欧洲和日本经济不断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和美国共同构建两强体制。随着中国的崛起,对全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地理上接近的韩国来说,中国经济崛起对其具有更特别意义。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第四章提出韩国发展贸易融资的建议与对策。 

4.1  加大对韩国中小企业的贸易金融援助

在国家经济上,中小企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以中小企业的交易市场比大企业小,且被限制在韩国内。为使韩国中小企业长期持续成长,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实施国外市场扩张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韩国主要出口品目是大企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产业,并且这种现象将持续扩大。因此,中小企业的贸易比例会越下降。  为了中小企业贸易的顺利完成,从资金方面来看,确保进出口贷款与进口资金的快速回收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也就是说,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中小企业参与贸易扩展活动的机会将会增大。而且至今进行的以大企业为主贸易结构问题将得以解决。首先,为了确保进出口资金的充足性,必须加强公共部门管理支持力度。为加强进出口相关的资金筹措,必须将现行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为主服务转化成政府性机构提供的简单化信用保证制度。  第二,完善公共部门的进口资金快速回收机制。这在中小企业确保资金流动性方面很重要。目前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制定了开办国内信用证的项目。虽然在国内开办信用证和货款收回主体通常是商业银行,支付货款可能不能做到及时成交。但如果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得到直接支付资金的援助,缩短资金支付时间。将会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业绩。  

国际金融监管下的韩国贸易金融制度研究

........

结   论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韩国贸易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大,如何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贸易金融服务,以及同外资银行进行同业竞争,将是韩国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贸易金融的相关理论及概念出发,来分析韩国的贸易金融存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贸易金融服务以其交易量不断增大、交易风险也较大以及外资同业银行的抢占等原因越来越受到韩商业银行的关注,传统的贸易金融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日趋复杂的贸易模式,而日趋复杂的贸易模式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利润,但由于贸易金融制度的不完善,使韩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同业竞争角度还是自身经营管理角度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并且因 2013 年试行国际金融监管‘巴塞尔协议Ⅲ’,韩国贸易金融与提供贸易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被担心及功能收到的影响。如何更好的进行贸易金融业务需要韩国商业银行在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不断进行总结与回顾。通过资料与文献分析研究,本文得到了韩国就现行贸易金融制度所存在的缺陷。 (1) 韩国中小企业承担较大的贸易金融风险 (2) 结算方式转变导致进出口企业风险增加 (3) 贷款审查过程上存在缺陷 (4) 韩国商业银行自有资本不到出口规模 (5) 巴塞尔协议Ⅲ的新监管内容不合韩国情况 本论文在分析上述的结果中,通过了多种方法,对巴塞尔协议Ⅲ在韩国实施后韩国贸易金融制度上发生的问题分析得出新的结论,建议了改进对策。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4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