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21:38

  本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伦理 独立学院 教育共同体 管理伦理 道德调节


【摘要】: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分支,有关生命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其研究视域也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逐步转向教育总体的道德性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的各个局部和各种要素的伦理矛盾及其道德实践。随着管理学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当关注人性、关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时,以伦理道德为调节手段处理人际间关系的伦理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也必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代管理发展的伦理化趋势,推动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而伦理是对社会理想和人的崇高价值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为此,提倡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管理伦理是指独立学院管理者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性、弘扬人道的基础上,借助道德的手段与力量协调独立学院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冲突,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促进独立学院及相关主体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本研究以影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特殊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期望从伦理追问的角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伦理追问是一种道德关怀,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事物,从而对事物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旨在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一般伦理意义上的独立学院特殊管理伦理问题,以此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建构。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是理论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通过对伦理学、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管理学和管理伦理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理论的递进研究,在教育价值与伦理价值趋同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立场追问大学教育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管理的伦理审视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二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在时下多元文化价值共生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独立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综合理论与知识指导下的调查研究,从体制认知、机制评价、组织氛围、员工态度、劳动关系、学生收益等方面获得资料,进而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做出价值判断。三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在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和制度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求解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实证研究在全国选择5所独立学院为被调查样本单位,针对相关利益群体设计4套调查问卷,总设问114题,在5个被调查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总有效回收率90.5%。从伦理的角度对调查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教育公益性质疑;独立学院董事会的价值导向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全额收费与自负盈亏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教育价值追求;独立学院教师的离职倾向;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整体认同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经过理论准备、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各个侧面基本把握了独立学院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具有价值排序和道德选择的伦理学问题。就独立学院管理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梳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基本经验,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难点,从伦理的视角进行制度价值判断。运用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七个方面提出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相关价值命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管理路径选择。第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独立学院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其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教育公益性的原则。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独立学院大学伦理品性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主体价值的人本伦理精神;独立学院经营理念的自主伦理精神;独立学院应用思想的求真伦理精神。第三,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产生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组织伦理冲突。应以组织伦理之维从组织使命、权力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共同体、和谐秩序等方面建构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第四,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独立学院运行机制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兼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坚持社会性就是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突出教育的社会效应,突出民生收益和国家收益;坚持经济性就是要坚持经营办学,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第五,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正确认识独立学院的三种利益关系: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关系是在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的理念转换。第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在以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学生收益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办学特色为竞争力的目标定位、以文化促进力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机制定位的结合上,探求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第七,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典型的先产生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径模式。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行政立法,应把规范独立学院外部制度环境的重点放在教育公益性、利益均衡性和价值公平性三个方面。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规范行政伦理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伦理 独立学院 教育共同体 管理伦理 道德调节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3-05
【目录】:
  • 中文摘要9-12
  • Abstract12-18
  • 导论18-49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8-23
  • 二、研究的对象与特点23-31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31-45
  • 四、研究的路径与方法45-47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47-49
  • 第一章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49-62
  • 1.1 独立学院的产生背景49-56
  • 1.1.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示49-51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回顾51-56
  • 1.2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56-60
  • 1.3 独立学院的管理特征60-62
  • 第二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理论探讨62-97
  • 2.1 伦理学基础62-76
  • 2.1.1 伦理学基本问题在大学管理中的应对63-65
  • 2.1.2 道德追求与大学社会责任65-76
  • 2.2 教育伦理学基础76-84
  • 2.2.1 教育伦理学概说76-77
  • 2.2.2 伦理精神——教育的应有之义77-79
  • 2.2.3 教育伦理的核心范畴与之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对应79-84
  • 2.3 管理伦理学基础84-97
  • 2.3.1 管理理论的沿革与伦理价值的演进85-89
  • 2.3.2 管理与伦理的交叉与同构89-91
  • 2.3.3 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91-94
  • 2.3.4 独立学院道德共同体管理的合理性拓展94-97
  • 第三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实证研究97-136
  • 3.1 调查研究方法98-101
  • 3.1.1 调查样本98-100
  • 3.1.2 调查工具100-101
  • 3.1.3 调查实施101
  • 3.2 描述性分析101-130
  • 3.2.1 管理者问卷分析101-111
  • 3.2.2 教师问卷分析111-121
  • 3.2.3 学生问卷分析121-127
  • 3.2.4 家长问卷分析127-130
  • 3.3 独立学院管理现状的伦理感知130-136
  • 3.3.1 独立学院教育价值的公益性质疑130-131
  • 3.3.2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人本缺失131
  • 3.3.3 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伦理冲突131-133
  • 3.3.4 独立学院教师信念的价值失序133-134
  • 3.3.5 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偏低134
  • 3.3.6 独立学院教育收费的政策博弈134-136
  • 第四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环境分析136-158
  • 4.1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制度现状136-141
  • 4.1.1 民办教育的概念136
  • 4.1.2 民办教育法规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136-140
  • 4.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140-141
  • 4.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141-146
  • 4.2.1 独立学院规范管理的制度沿革141-142
  • 4.2.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142-146
  • 4.3 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难点146-158
  • 4.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146-152
  • 4.3.2 民办高等教育认知的伦理缺失152-158
  • 第五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建构158-224
  • 5.1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159-170
  • 5.1.1 教育的公益性及其时代特征159-163
  • 5.1.2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163-168
  • 5.1.3 独立学院的教育公益性管理168-170
  • 5.2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170-180
  • 5.2.1 大学的伦理品性170-173
  • 5.2.2 独立学院的大学伦理品性体现173-178
  • 5.2.3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考量178-180
  • 5.3 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180-192
  • 5.3.1 独立学院组织的特殊性180-182
  • 5.3.2 独立学院的组织伦理冲突182-186
  • 5.3.3 独立学院组织的伦理重构186-192
  • 5.4 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192-203
  • 5.4.1 独立学院管理的经济属性192-198
  • 5.4.2 独立学院的经营伦理回归198-203
  • 5.5 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203-208
  • 5.5.1 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调节: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203-205
  • 5.5.2 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调节: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205-207
  • 5.5.3 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伦理调节: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207-208
  • 5.6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208-218
  • 5.6.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科学发展的需要209-210
  • 5.6.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210-218
  • 5.7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218-224
  • 5.7.1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建设的伦理秩序218-221
  • 5.7.2 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221-224
  • 结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院224-226
  • 参考文献226-23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38-240
  • 致谢240-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孙章伟;;独立学院教师心理契约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3 戴木才,孙丽虹;“管理伦理”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4 王淑芹;经济伦理刍议[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5 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6 胡宁;张鑫;;价值观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J];道德与文明;2007年04期

7 朱海林;;论伦理关系的特殊本质[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8 陈良民;;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苏东水,赵晓康;论东方管理文化复兴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西大学 苗玉宁;[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721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721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