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虚拟团队成员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1:23

  本文关键词:虚拟团队成员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效能感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 工作自主性 任务互依性 外显性内在动机 内隐性内在动机


【摘要】:虚拟团队早在二十世纪末期就开始发展,但管理实践却一直较为滞后。伴随人力效能时代的到来,近十年来研究主题逐渐由绩效、合作、冲突等被动管理转向如变革型领导、自我指导培训等主动管理研究领域,从人本角度探讨如何激发与释放员工的潜力,,培养员工的内在动机成为未来研究趋势。自我决定理论是当代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的重要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先天的成长需要与潜能,会在满足基本心理需要的情况下构成完成任务的自主性内在动机。本研究从个体差异、任务特征与任务环境三个方面分别选取了自我效能感、团队薪酬分配方式、任务互依性、工作自主性作为自变量,以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外显性内在动机、内隐性内在动机为因变量,以实验指导语和任务执行方式操纵自变量进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1)一般自我效能感、团队薪酬分配方式与工作自主性对虚拟团队成员能力需要影响的交互效应显著。具体来说,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高工作自主性或低工作自主性环境中,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能力需要满足水平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个体。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在高工作自主性、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下相对平均化薪酬分配的环境中的能力需要满足水平显著较低。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高工作自主性条件下的能力需要满足程度显著低于低工作自主性条件。 (2)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对虚拟团队成员关系需要的满足影响的交互效应显著。具体来说,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下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关系需要感知显著低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 (3)任务互依性与工作自主性对虚拟团队成员自主需要影响的主效应显著。具体来说个体在低任务互依性或高工作自主性任务环境中感受到的自主性较高,反之则较低。 (4)自我效能感、团队薪酬分配方式、任务互依性与工作自主性对外显性内在动机影响的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可以得出:首先,在以下条件中高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内在动机差异显著:①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与低任务互依性高工作自主性条件下,高自我效能感个体更倾向于自主动机,低自我效能感个体更倾向于受控动机,且显著低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内在动机水平。②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与低任务互依型方式低工作自主性条件下,高、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内在动机水均有所下降,但高自我效能感个体仍然倾向于自主动机,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倾向于受控动机,且显著低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③在团队薪酬平均化分配方式与高任务互依型、低工作自主性环境条件下,尽管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内在动机水平较低,但倾向于自主性动机,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则倾向于受控动机,且显著低于低自我效能感个体。此外,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以下条件中工作时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会存在差异:④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高任务互依性、低工作自主性、团队薪酬平均化相对与差异化薪酬分配方式中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显著较低。⑤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高工作自主性、高任务互依性条件相对于低任务互依性条件下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显著较低。⑥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团队薪酬平均化分配方式、低工作自主性、高任务互依性条件下相对于低任务互依性条件下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显著较低。⑦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高任务互依性、团队薪酬平均化分配方式、高工作自主性相对于低工作自主性条件下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显著较高。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在以下工作条件中完成任务时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会存在差异:⑧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在低任务互依性、高工作自主性、团队薪酬差异化相对平均化薪酬分配方式中的外显性内在动机水平显著较低。对各个自变量组合条件下的外显性内在动机做F检验,差异显著,同样验证了上述简单效应结论。 (5)内隐性与外显性内在动机相关较低且不显著,自我效能感对虚拟团队成员内隐性内在动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内隐性内在动机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个体。自我效能感与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对内隐性内在动机影响的交互效应显著。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在团队薪酬差异化分配方式下的内隐性内在动机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个体。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 工作自主性 任务互依性 外显性内在动机 内隐性内在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1 引言13-17
  • 2 文献综述17-27
  • 2.1 自我决定理论17-22
  • 2.1.1 认知评价理论17-18
  • 2.1.2 基本需要理论18
  • 2.1.3 有机整合理论18-20
  • 2.1.4 因果定向理论20
  • 2.1.5 基本心理需要的测量20-21
  • 2.1.6 内在动机的测量21-22
  • 2.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22-23
  • 2.3 自我效能感23-24
  • 2.4 任务互依性24-25
  • 2.5 工作自主性25-27
  • 3 问题提出27-33
  • 3.1 研究局限27
  • 3.2 研究目的与内容27-28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28-33
  • 3.3.1 自我效能感、团队薪酬分配方式、任务互依性、工作自主性对虚拟团队成员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28-31
  • 3.3.2 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团队薪酬的分配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内在动机的影响31-33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33-43
  • 4.1 研究设计33
  • 4.2 研究的整体思路33
  • 4.3 研究方法33
  • 4.4 实验材料与任务33-38
  • 4.4.1 实验材料33-36
  • 4.4.2 实验任务36-38
  • 4.5 研究对象38
  • 4.5.1 预测验38
  • 4.5.2 正式实验38
  • 4.6 变量的操纵与控制38-41
  • 4.6.1 变量的操纵38-40
  • 4.6.2 自变量的操纵检验40-41
  • 4.6.3 无关变量的控制41
  • 4.7 实验步骤41-43
  • 5 研究结果43-53
  • 5.1 操纵变量的检验43-44
  • 5.1.1 自我效能感的操纵性检验43
  • 5.1.2 任务互依性的操纵性检验43
  • 5.1.3 工作自主性的操纵性检验43
  • 5.1.4 团队成员内隐性内在动机的存在性检验43-44
  • 5.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44-47
  • 5.2.1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能力需要的影响44-45
  • 5.2.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关系需要的影响45-46
  • 5.2.3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团队成员自主需要的影响46-47
  • 5.3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内在动机的影响3547-49
  • 5.3.1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团队成员外显性内在动机的影响47-49
  • 5.4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团队成员内隐性内在动机的影响49-53
  • 5.4.1 团队成员的内隐性内在动机值的计算49-50
  • 5.4.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任务互依性、工作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对内隐性内在动机的影响50-53
  • 6 结果讨论53-61
  • 6.1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53-56
  • 6.1.1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能力需要的影响53-55
  • 6.1.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关系需要的影响55-56
  • 6.1.3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自主需要的影响56
  • 6.2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外显性内在动机的影响56-60
  • 6.3 团队薪酬分配方式、工作自主性、任务互依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内隐性内在动机的影响60-61
  • 7 结论与建议61-65
  • 7.1 结论61-62
  • 7.2 建议62-65
  • 8 研究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9
  • 附录79-91
  • 后记91-9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3-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凯;;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2 刘俊升;桑标;;内隐-外显态度的关系及其行为预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劲松;;虚拟团队薪酬设计思考:基于团队知识性与依存性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4 阳莉华;;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梁九清;;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状态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6 赵海霞;;团队薪酬分配规则与分配公平感[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刘玉新;张建卫;黄国华;;组织公正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8 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刘颖;张正堂;王亚蓓;;团队薪酬分配过程、任务互依性对成员合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经济科学;2012年05期

10 靳娟;虚拟团队人员激励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年13期



本文编号:860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860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