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随机-区间混合不确定性分层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10 03:15

  本文关键词:随机-区间混合不确定性分层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不确定性 多学科系统 可靠性分析 区间极值分析


【摘要】:针对多学科问题中随机型与区间型不确定性共存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序列化变量处理框架,将原问题分解为区间可靠性分析和概率可靠性分析2个子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求解过程。其中,在区间可靠性分析中引入了学科间一致性约束,减轻多学科耦合分析带来的计算负担;在可靠性分析中集成先进均值法、圆弧搜索法和有效集拟牛顿法,构造了一套渐进收敛的处理策略。最后,基于宽容分层思想构造两个子过程的迭代关系,实现随机型和区间型不确定性的同时处理。采用1个数值算例和1个飞行器多学科可靠性分析应用算例,从不同角度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求解效率比已有方法有所提高,且该方法对各种约束函数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的适应性能力更强。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混合不确定性 多学科系统 可靠性分析 区间极值分析
【分类号】:V22;TB114.3
【正文快照】: 随着对复杂产品设计提出的安全性指标要求,基于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reliability-based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RBMDO)引起广泛关注[1]。概率模型是量化随机不确定性的常用方法,然而概率建模所需大量统计数据往往难以获得,需要采用分布未知、边界可知的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任远;黄俊;;BLISS研究及其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J];飞机设计;2007年06期

2 吴钰龙;姜潮;;一种考虑模糊不确定性的概率-区间混合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J];机械强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粟华;谷良贤;龚春林;;基于学科关系矩阵的通用多学科优化架构[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4期

2 张代雨;宋保维;王鹏;董华超;;两级系统多学科可靠性设计合成优化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粟华;飞行器高拟真度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翠翠;水泵叶片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宇;宋新龙;张行;汪灿;余宏明;;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2 程远胜,钟玉湘,游建军;概率及非概率不确定性条件下结构鲁棒设计方法[J];工程力学;2005年04期

3 曹鸿钧,段宝岩;基于凸集合模型的非概率可靠性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尼早;邱志平;;结构模糊区间可靠性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5 郭书祥,吕震宙;结构可靠性分析的概率和非概率混合模型[J];机械强度;2002年04期

6 尼早;邱志平;;结构系统概率-模糊-非概率混合可靠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郭书祥,吕震宙;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方法和概率可靠性方法的比较[J];应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蕴雯;季佳佳;冯元生;;实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误差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8年04期

2 张妃二,袁鸿,郝同壬;断裂与可靠性分析的随机边界元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年05期

3 李佳,平安,王德俊,卢凤舞;基于材料非稳态疲劳损伤过程的可靠性分析智能化仿真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4 杨瑞刚;徐格宁;吕明;;基于未确知信息的复杂结构能度可靠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21期

5 蔡金燕;于志坚;韩春辉;封吉平;;基于系统状态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10期

6 赵海龙;高宗战;刘伟;岳珠峰;;复合材料与金属榫槽粘接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J];机械设计;2010年08期

7 李鹏程;陈国华;张力;戴立操;;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8 于洋;;可修复系统研发阶段可靠性分析[J];中国质量;2011年04期

9 肖芳淳;;模糊价值可靠性分析研究[J];强度与环境;1990年04期

10 吕震宙;冯元生;;工程结构振动可靠性分析方法初探[J];机械强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俊红;陈建桥;葛锐;;基于或然性理论的可靠性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许孟辉;邱志平;王晓军;;结构模糊非概率混合可靠性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治勇;孙柏涛;;不等高厂房抗震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方法[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4 袁立峰;时钟;;产品退化状态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8年

5 黄昆;梁建龙;;远洋测量船载卫通站可靠性分析及改进设想[A];卫星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全;蔡泽祥;王善生;肖伟强;;典型配网接线模式可靠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杨笛;邱志平;;结构鲁棒可靠性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蔚林巍;;决策行动的可靠性分析[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吕震宙;曹现涛;;人的可靠性分析中强度下降模型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董玉革;高亮;祁型红;;统可靠性分析的模糊方法[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穆勇;基于运行数据的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分析方法和评估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李春洋;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肖宇峰;基于离散概率模型的二端网络可靠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阎彬;结构—热耦合问题及结构疲劳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世鹏;基于最大可能点摄动法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立香;联合收割机底盘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拓耀飞;不确定弹性机构可靠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明;基于多层流模型的核动力装置可靠性分析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赵维涛;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高文宇;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敏;大型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可靠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子先;基于退化模型的电子系统贮存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仿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曾轲;Nicsys1000系统I/O模块的可靠性分析及安全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猛;耐压壳体结构的静动力学计算与可靠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饶小龙;飞控系统伺服作动性能评估与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崇波;基于LHS方法的岩质边坡平面滑动可靠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8 崔姗;区域路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与优化方法[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萌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航天精密机电组件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苏乐;先进机载网络的余度配置及可靠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4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004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