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远程滑坡 理塘地区 古滑坡 活动断裂 形成机理
【摘要】: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导致该区地震频发,加之该区异常的气候变化,大型乃至巨型地质灾害发育多,危害大。在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物探、槽探和地质测年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乱石包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探讨。认为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具有如下特征:1乱石包滑坡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理塘-德巫断裂的北西段,乱石包滑坡顶部接近于现代雪线;2乱石包滑坡最大滑行距离达3.83km,滑坡后壁与前缘堆积区的高差约820m,滑体方量0.64×108~0.94×108m3,平均滑动速度约53.25m/s;3测年资料表明,乱石包滑坡形成1980±30a BP左右;4组成滑坡体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在长期构造活动和冷冻风化作用下,节理裂隙发育,呈碎裂岩体。分析表明,乱石包滑坡受断裂构造、地形地貌和古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形成机理复杂:1理塘-德巫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具有强震地质背景,由该断裂活动形成的强震可能是乱石包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震作用下,坡顶部地震波放大,垂直加速度大于水平加速度,岩体发生震胀和抛掷,从而形成高速远程滑动;2距今1800~2000a BP左右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较大,该时期发生的大规模冰川活动可能是乱石包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3地震、气候变化的组合也是引起乱石包滑坡发生的成因之一,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灾害链:地震→雪崩→岩崩→高速碎屑流。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理塘地区 古滑坡 活动断裂 形成机理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3038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0232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11FY110100-2) 中铁二院科研计划项目(编号:二院科字201303)
【分类号】:P642.22
【正文快照】: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3.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4.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1.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平山;;1989年理塘5.0级地震宏观考察[J];四川地震;1989年02期
2 ;1948年理塘7.3级地震[J];四川地震;1988年04期
3 ;西南三江中段(石渠—甘孜—理塘)地区遥感综合矿产地质调查[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2期
4 魏永峰,罗森林,杨明文;川西理塘第四纪盆地沉积体系、演化及古气候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5 马丹;吴中海;李家存;李跃华;蒋瑶;刘艳辉;周春景;;川西理塘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第四纪左旋走滑活动的遥感影像标志[J];地质学报;2014年08期
6 周本诚;;理塘5.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及前兆异常[J];四川地震;1987年01期
7 周荣军;叶友清;李勇;黎小刚;何玉林;戈天勇;;理塘断裂带沙湾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J];第四纪研究;2007年01期
8 马声浩;李介成;;1986年8月7日理塘5.6级地震地下水震例总结[J];四川地震;1989年04期
9 彭东;林丽;王全伟;阚泽忠;付小方;彭波;;甘孜—理塘结合带锰结核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1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森林;魏永峰;;甘孜-理塘结合带内首次发现石榴石角闪片岩[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国华;川滇块体内理塘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杨跃;理塘地区断裂构造变形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世元;理塘—雅江断块活动性及工程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12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