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颗粒物超声波团聚的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超细颗粒物超声波团聚的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搭建了声波团聚模拟试验台架,选取中高声强的超声波作为声源,以燃烧产生的气溶胶模拟发动机的排气颗粒,利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测量了初始颗粒物参数以及团聚时间对声波团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频率20kHz的声波对粒径10~487nm的颗粒具有团聚作用;声波作用时间延长,颗粒团聚效率提高,18s是该研究条件下比较理想的团聚时间;初始颗粒物浓度峰值对应的粒径越大,声波团聚效率越高,最高团聚效率能达到82.4%;初始颗粒数浓度越高,声波团聚效率越高,最高团聚效率在初始颗粒物峰值浓度粒径附近取得.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超细颗粒 超声波团聚 颗粒浓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6118)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14021)资助
【分类号】:X701;TB559
【正文快照】: 超细颗粒是指粒径不大于100nm的颗粒,已有的研究表明,有害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对于人体的伤害越大.调查发现,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有20%以上来自发动机的尾气排放[1],其中压燃式发动机更容易形成超细颗粒物(PM0.1)[2],且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005~0.1μm范围内[3].此外,欧V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德帅;郭庆杰;;可吸入颗粒物声场团聚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10年04期
2 温新欣;崔兆杰;张桂芹;;济南市PM_(2.5)来源的解析[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许建昌;李孟良;李锦;刘石鸣;;满足欧Ⅳ/Ⅴ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J];现代车用动力;2006年02期
4 姚刚;赵兵;沈湘林;;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团聚效果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6年02期
5 王连泽,席葆树;声场对流场影响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萍;闫文俊;张微;刘全双;杨宏强;于海英;俞道云;;柴油发动机排放尾气及控制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13期
2 康豫博;朱益佳;蔺锋;张武高;;超细颗粒物超声波团聚的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3 吴思雨;侯海燕;陈娟;陈亚琼;江静;;PM2.5与不良妊娠结局[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年02期
4 赵西强;王增辉;王存龙;代杰瑞;刘华峰;季顺乐;;济南市近地表大气降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评价[J];物探与化探;2016年01期
5 胡惠敏;李瑞阳;蔡萌;董智广;赵芳;;声波与其他方法联合作用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6 陈飞龙;王召海;王其新;;济南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和PM_(2.5)浓度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7 孙德帅;朱童;胡晓静;纪勇强;席皓皓;方龙;;不同燃烧源飞灰细颗粒物理化学特性与润湿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8期
8 张卫风;廖春玲;;我国超细颗粒物PM_(2.5)团聚技术研究进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9 刘长伟;王若飞;刘心文;赵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匹配研究[J];汽车科技;2015年04期
10 马德刚;林伟强;郑琪琪;柯忱;翟君;;声凝并联合雾化预处理及其在过滤除尘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厚涛;赵兵;徐进;沈湘林;;燃煤飞灰超细颗粒物声波团聚清除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5期
2 朱易,胡衡生,张新英,黄劢,罗洪亮;南宁市大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污染水平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3期
3 刘向民 ,方茂东;柴油机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3年04期
4 裴梅香 ,林赫,黄震;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3年02期
5 杨复沫,贺克斌 ,马永亮,张强,姚小红 ,Chak K. Chan, Steven Cadle, Tai Chan,Patricia Mulawa;北京大气细粒子PM_(2.5)的化学组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6 宋宇,唐孝炎,方晨,张远航,胡敏,曾立民;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7 杨圣杰,陈莎,袁波祥;北京市2.5μm小颗粒大气气溶胶特征及来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魏复盛;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污染水平[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9 席葆树,许宏庆,周礼蔚,申晓春;强声条件下管道气体流动特性的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9年01期
10 李嵩,江先金,,尚孟生,王清理,朱之墀;流动管道内利用旁通管反声降噪非线性问题的数值模拟[J];声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童建勇;苏畅;郭玉明;王佳佳;K.Max ZHANG;潘小川;;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大气超细颗粒物的水平和粒径分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2 李晓林;刘江峰;包良满;张桂林;李燕;杨科;李爱国;Steve Sutton;Matthew Newville;;单个大气超细颗粒物源特征的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探针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10年12期
3 林超;韩鹏;张亚军;;超细颗粒物近场散射光场分布特性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8年06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峰;李超;赵金镯;蒋蓉芳;林俊;刘卫;金婵;宋伟民;张桂林;李燕;;~(59)Fe标记的纳米颗粒物从大鼠肺部的渗透过程[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晓宇;王玮;高志芳;徐丹丹;马欢;解淑艳;廖云飞;;大同第二热电厂锅炉排放超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研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健;王韬;王文兴;;中国城市大气超细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刘忠;刘含笑;李怀亮;冯新新;邢振中;胡满银;高香林;;超细颗粒物湍流聚并理论与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王海蕴;燃煤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实现新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亦菲;燃煤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实现新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记者 赵卫祥;“超细颗粒物PM2.5聚并器装置研发”在我市通过鉴定[N];长治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丁_g;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表征及其在肺部沉积特征的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徐斌;室内超细颗粒物的运动分布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屠晓栋;发动机排放与城市道路超细颗粒物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怀亮;燃煤超细颗粒物聚并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张凯;超细颗粒物微观团聚机理数植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凯;超细颗粒物微观团聚机理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加勋;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陈俊;燃煤超细颗粒物团聚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富华;燃煤超细颗粒物化学团聚理论及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易飞;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大气粗/细/超细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超细颗粒物超声波团聚的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8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