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噪音分析及噪音处理新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铸造噪音分析及噪音处理新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窄缝式吸隔音板 声场模拟 铸造噪音 噪音处理技术
【摘要】:随着铸造行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给铸造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可观的效益外,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铸造车间的噪音污染就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危害。长时间在处于高频率、高强度的噪音中工作,不但会影响工作和成产效率,而且还会影响身心健康。现阶段对于铸造车间噪音的控制方法,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方法是将机械区域与操作区相隔离开,使工作人员处在一个相对安静的隔音间进行对铸造生产的操控。由于目前的隔音材料的隔音效果和成本都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本文研发的一种新型窄缝式吸隔音板,用于在铸造生产现场中建造一个隔音操作间,进而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所研发的新型窄缝式吸隔音板是由多孔吸声结构与窄缝式层状结构相结合,内部具有曲折联通的路径,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增加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延长传播距离,使更多的声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而衰减达到提高降噪效果的目的。所选材料以环保、节能为主,进而达到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理念。通过对铸造车间噪音的实地采集并利用计算机分析,得出了铸造车间噪音的频率范围为500Hz~2500Hz,最大噪声级为128dB。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窄缝式吸隔音板的声场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发的窄缝式吸隔音板确实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影响其降噪效果的主要参数是层板的个数,窄缝的大小和材料的吸声系数。本文对窄缝式吸隔音板的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趋势相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在频率为2500Hz,层板个数为7时,最大可降噪29.5dB;当窄缝大小为1mm,频率为2500Hz时,最大可降噪32dB;当层板表面56%附有阻尼材料,频率为2500Hz,层板个数为7时,最大可降噪45.5dB,比商业化优质静音房降噪隔声性能可提高13.75%。
【关键词】:窄缝式吸隔音板 声场模拟 铸造噪音 噪音处理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53;TG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概述10-11
- 1.2 国内外噪音控制的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噪声及噪声控制技术13-17
- 1.3.1 噪音的控制14-15
- 1.3.2 吸声降噪技术15-17
- 1.3.3 隔声降噪技术17
- 1.4 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18-33
- 2.1 试验材料18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18-20
- 2.3 新型窄缝式吸隔音板降噪原理20-22
- 2.3.1 声波的衰减20-21
- 2.3.2 新型吸隔音板的原理21-22
- 2.4 铸造车间噪音的采集22-24
- 2.5 计算机声场模拟软件概述24-26
- 2.5.1 声场模拟软件的发展概况24-25
- 2.5.2 声场模拟软件的计算依据25
- 2.5.3 声场模拟软件的模拟指标25-26
- 2.6.窄缝式吸隔音板的计算机模拟方案26-29
- 2.6.1 层板个数对声场模拟效果的影响26-27
- 2.6.2 层板之间窄缝大小对声场模拟效果的影响27-28
- 2.6.3 层板材料的吸声系数对声场模拟效果的影响28-29
- 2.7 窄缝式吸隔音板参数的优化试验方案29-32
- 2.7.1 层板个数对降噪性能的影响30
- 2.7.2 窄缝大小对降噪性能的影响30-31
- 2.7.3 层板表面阻力状况对降噪性能的影响31-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3-76
- 3.1 铸造车间噪音的分析33-36
- 3.2 窄缝式吸隔音板计算机模拟36-66
- 3.2.1 层板个数对模拟结果影响的分析36-49
- 3.2.2 窄缝大小对模拟结果影响的分析49-62
- 3.2.3 材料吸声系数对模拟结果影响的分析62-66
- 3.3 影响窄缝式吸隔音板降噪性能的参数66-75
- 3.3.1 层板个数对降噪性能影响的分析66-68
- 3.3.2 窄缝大小对降噪性能影响的分析68-71
- 3.3.3 层板表面阻力状况对降噪性能影响的分析71-75
- 本章小结75-76
- 第四章 结论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 致谢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吴云英;矩形窄缝通道内两相湍流蒸发的传热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徐世垣;“窄缝”究竟给胶印带来什么好处[J];今日印刷;1997年02期
3 李斌,何安定,周芳德;窄缝环形管内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Ⅰ.单相强制流动换热[J];化工机械;2001年01期
4 曾未;余红星;孙玉发;李锋;;基于RELAP5的窄缝通道再淹没模型适应性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3年03期
5 刘允芳;艾凯;尹健民;许静;;窄缝局部应力解除和窄缝弹性模量试验拓宽应用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6 徐惠宇,朱荻;窄缝精密电解加工的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7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熊万玉;;矩形窄缝近壁附近汽泡运动现象及分析[J];化学工程;2007年08期
8 潘杰;超窄缝技术与无缝技术在印刷机上的应用[J];印刷杂志;2003年05期
9 致用;梦幻战士完全快速简易攻略[J];电脑爱好者;1998年15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竹;徐艇;;液氮窄缝传热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矩形窄缝通道内湍流充分发展区流动边界层的探析[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3 尤国春;任欣;张鹏;王如竹;;液氮窄缝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俊峰;黄彦平;王艳林;;单面加热矩形窄缝通道流型可视化实验观察与初步分析[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5 周磊;闫晓;于俊崇;;一个极简单的DNB新模型[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6 毕增军;刘尚合;徐晓英;盛文;;一种修正的窄缝电磁耦合FDTD算法[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飞;吴建华;;大流量表孔窄缝坎挑流控制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H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C];2014年
8 姚瑞;李华奇;王盛;;水平矩形窄缝通道空化现象可视化实验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9 周磊;闫晓;于俊崇;;宽广压力范围内矩形窄缝通道CHF实验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10 肖潇;吴时强;周辉;樊新建;曹伟岳;;窄缝式表孔泄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郛;铸造噪音分析及噪音处理新技术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2 谭雷;多体海洋结构间窄缝内流体共振的试验和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海龙;窄缝收缩段水流特性及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磊;大花水水电站拱坝中孔跌坎窄缝消能工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臧仁德;圆弧型凹坑影响窄缝流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周志平;异常狭窄河道窄缝消能工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5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7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