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法的爆破振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法的爆破振动研究
【摘要】:爆破振动不仅会干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会使得那些对振动反馈较为敏感的精密设备和一些特殊建(构)筑物产生影响。精密设备对使用环境的振动要求比较苛刻,若仅仅采用最大速度或最大加速度等作为控制指标,可能很难达到精度要求,因此提出采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法进行控制爆破。本文以大连Intel集团场平爆破施工为背景,以美方提出苛刻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标准为基础,设计了针对存在精密设备下的爆破振动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相应分析及研究。当前国内外还未引入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问题,所以在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的情况下,从技术角度分析爆破控制,本身就是“能”与“否”的大问题。其次如果采用爆破法,能否在考虑工程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爆破方法,比如采用深孔爆破使用等,再进行现场实验,确定爆破法对于本工程可行性,及可行情况下的爆破方案的优化。在方案设计时,选择本地区的工程爆破案例进行分析,计算不同速度、频率下的爆破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与美方提出的控制红线相对照,得出爆破振动的控制指标,进而设计出爆破施工方案:孔内使用Ms-6、Ms-7、Ms-8段非电导爆管雷管,孔外选取Ms-4及Ms-5段雷管,并坚持降幅增频的爆破原则;选择深浅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动控制,并在实验时,初步选定0.05cm/s的爆破振动速度作为临时控制标准。对于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衰减规律的分析采用萨达夫斯基公式的形式进行曲线拟合,从拟合曲线分析中可以发现三者都能拟合成萨道夫斯基公式的衰减曲线,其中加速度数据拟合的曲线比另外两者符合程度更高,深孔爆破比浅孔爆破拟合效果好。对于频率衰减规律的分析采用张立国推导的主频衰减公式和卢文波提出的平均频率的衰减设想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频率的衰减变化极为复杂,很多外在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甚至可能造成突增现象,所以采用频率衰减控制爆破在操作方面较为困难。采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法控制爆破振动不仅综合考虑了加速度和频率等爆破参数,而且对Intel公司提出的控制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对于深、浅孔爆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图谱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深浅孔爆破,当厂房边缘处采用0.02cm/s的速度作为振动控制标准,采用当前起爆网络及形式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爆破施工是可行的。针对该速度标准对爆破深浅孔区域进行了划分,设计出既能保护精密设备安全,又能节约工程成本的爆破施工方案。
【关键词】: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爆破振动 精密设备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爆破振动安全标准10-13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4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概念14-16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18
- 2 工程概况及方案设计18-36
- 2.1 光刻机18-21
- 2.1.1 光刻机隔振系统19-21
- 2.1.2 Intel公司光刻机设备21
- 2.2 基于功率谱的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方法21-23
- 2.3 实验原则23-24
- 2.4 大连区域案例分析24-31
- 2.4.1 简谐振动信号处理25-26
- 2.4.2 高频振动信号处理26
- 2.4.3 低频振动信号处理26-27
- 2.4.4 场平爆破工程27-29
- 2.4.5 隧道爆破项目29-31
- 2.5 实验方案设计31-35
- 2.5.1 预判安全单段药量31
- 2.5.2 技术方案31-35
- 2.6 本章小结35-36
- 3 爆破振动测试及结果36-49
- 3.1 爆破振动监测36-40
- 3.1.1 监测内容及设备36-38
- 3.1.2 振动测试布点及测试结果38-40
- 3.2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反演40-48
- 3.2.1 速度衰减规律41-43
- 3.2.2 加速度衰减规律43-45
- 3.2.3 位移衰减规律45-48
- 3.3 本章小结48-49
- 4 爆破振动频率衰减规律的探讨49-61
- 4.1 振动主频的衰减变化50-51
- 4.2 主频突变因素分析51-59
- 4.2.1 主频衰减公式的试用性51-53
- 4.2.2 白登磷矿爆破数据分析53-56
- 4.2.3 平均频率衰减公式的验证56-59
- 4.3 本章小结59-61
- 5 爆破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分析61-76
- 5.1 深孔爆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分析62-68
- 5.2 浅孔爆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分析68-74
- 5.3 爆破类型区域划分74-75
- 5.4 本章小结75-76
- 结论76-77
- 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1-82
- 致谢82-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志;陈新;史采星;刘博;张迅;;基于GEP的爆破峰值速度预测模型[J];振动与冲击;2015年10期
2 周俊汝;卢文波;张乐;陈明;严鹏;;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振动频率衰减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3 卢文波;张乐;周俊汝;金旭浩;陈明;严鹏;;爆破振动频率衰减机制和衰减规律的理论分析[J];爆破;2013年02期
4 李国保;舒大强;蔡振;;隧洞爆破作用下洞内与露天区域振动能量特性分析[J];爆破;2011年02期
5 李洪涛;杨兴国;卢文波;舒大强;周家文;;基于等效峰值能量的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高富强;侯爱军;杨小林;杨军;;基于量纲理论的爆破振动频率分析[J];爆破;2010年03期
7 于梅;;精密仪器环境振动测量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8期
8 李洪涛;杨兴国;高星吉;周家文;周宏伟;;地下厂房开挖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J];爆破;2010年02期
9 李洪涛;杨兴国;舒大强;卢文波;高星吉;;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孟海利;郭峰;;爆破地震波主频率的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洪涛;基于能量原理的爆破地震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4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8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