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山海经图文研究创新女性梳妆产品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28 13: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山海经图文研究创新女性梳妆产品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山海图经 产品环境 传统文化 女性设计 梳妆产品


【摘要】:该论文着眼设计方法,即作为新生代产品设计师应对融合、冲突、交流,以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挑战,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塑甚至是创新设计出更多原创的、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设计方法。总体形象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山海经的文字出发,运用平面的设计手法创新山海经的形象,从二维设计的角度找出山海经中形象的关键元素、形象特征、形象意义以及形象构成的手法重新创造出新的图本。通过史料分析、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用户体验分析定位女性梳妆产品的需求和习惯。最终通过真实的实物设计以及工艺流程将创新的《山海经》图文融汇到女性梳妆产品设计当中。从根源上避免了仿造、抄袭的可能。使作品具有可延续性和发展性,从而提高蕴含中国文化语义产品的可识度。系统完整的呈现具有明显设计风格并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梳妆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过程中着重将自己置身于制作加工实践中,完成不同材质、不同语义的实物制作工作,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设计中,更多的是对工艺及用户使用方式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对九种材料进行实践设计,并创新着漆工艺,大胆的将生漆植物漆和化学漆相结合,使复古气息和现代气息并存于产品造型中。逐步探索一条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再生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山海图经 产品环境 传统文化 女性设计 梳妆产品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0
  • 1.1 基于山海经图文研究的女性梳妆产品创新设计的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8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的内容和方法及创新之处8-10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8-9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9
  • 1.3.3 创新之处9-10
  • 第二章 从图形分析角度对《山海经》进行分析10-13
  • 2.1 山海经中形象的关键元素10
  • 2.2 山海经的形象特征10-11
  • 2.3 山海经中形象的意义11
  • 2.4 山海经形象构成的手法11
  • 2.5 本章小结11-13
  • 第三章 针对女性梳妆产品进行定位和调研13-15
  • 3.1 女性梳妆产品发展的历史13
  • 3.2 对女性用户的身份详细界定13-14
  • 3.3 数据分析女性的审美、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14
  • 3.4 得出所要设计的女性梳妆产品的类别14-15
  • 第四章 女性梳妆产品设计与实践15-19
  • 4.1 创新设计山海经图本15-16
  • 4.1.1 通过第二章和第三章选取形象15
  • 4.1.2 借鉴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特征15
  • 4.1.3 选择角度表达不同的山海经形象特征15-16
  • 4.2 将创新的设计图案与产品结合16-17
  • 4.2.1 与功能的结合16
  • 4.2.2 与形式的结合16
  • 4.2.3 比例与尺度16-17
  • 4.3 制作工艺的结合与创新17-19
  • 4.3.1 材料的选择17
  • 4.3.2 制作方法17-18
  • 4.3.3 局部与细节18-19
  • 第五章 结论19-20
  • 5.1 基于山海经图文研究创新设计女性梳妆产品的启示19
  • 5.2 基于山海经图文研究创新设计女性梳妆产品的憧憬19-20
  • 参考文献20-21
  • 致谢21-22
  • 附:作品集22-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铭炎;特殊的使用环境对电器产品设计提出挑战[J];家用电器科技;2001年10期

2 戴勇;试论产品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依存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施振登;产品设计中的管理工具[J];现代制造;2003年02期

4 徐超;;产品设计[J];浙江工艺美术;2004年01期

5 陈静波;产品设计的项目评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侯伟,刘晓斌;知识经济社会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7 曹淮;;产品设计批评的必要性与独特性探究[J];装饰;2006年03期

8 曹巨江;程金霞;;基于消费者层面的产品设计接受[J];包装工程;2007年02期

9 张东民;程筱胜;黄晔;;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1期

10 谢钰;杨维平;;产品设计与文化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晓民;;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品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樊超然;;试论产品设计的新秩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峰;;论产品设计与文化的内在关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王金凤;;品牌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延伸[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辉堂;;产品设计与消费[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洁晶;叶丹;宋长林;;关于产品设计中色彩符号的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冯满;;创新是产品设计的驱动力[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洪清泉;叶洎沅;;优化驱动的产品设计流程[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郭滨;;论产品设计与品牌创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苏宏伟;如何用优秀设计赢得市场[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霍光;产品设计中的中式思维[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倪成;传统产品设计再造前景看好[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见习记者 饶玉哲;分级债基吸引力下降 产品设计存缺陷[N];证券时报;2014年

5 鹿惠萍 美菱英凯特家电(合肥)有限公司;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特征及成因[N];安徽经济报;2009年

6 龙域设计公司总经理 杨文庆;人“云”设计更具创造力[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斌;芯片巨人的产品设计哲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 王辉 编译;打破既成概念进行产品创新程序[N];中国保险报;2009年

9 青蛙设计全球创意总监 Mark Rolston;冰山来袭:挑战源于过去[N];经济观察报;2013年

10 楚基伟;重视产品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面向产品设计的知识工程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王有远;产品设计链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卢娜;产品设计语意的美学问题[D];辽宁大学;2011年

4 梁军;基于设计认知和设计过程的产品设计实例类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向东;产品设计中多领域知识表达、获取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亮;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陈彦海;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过程建模及其并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翔;基于检索的自顶向下产品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9 邢元;面向加工质量细分的复杂曲面产品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思;面向产品设计的语义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昱;生态产品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浩政;“可爱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薛亚平;论乔凡诺尼基于情感的产品设计风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苏英亮;产品设计衡量标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亦婧;适应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杰;产品设计多维性心理体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于维花;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内容[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美双;基于“空”理念的产品设计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郭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樊力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4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84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