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缝隙政府”建设的成就与未来——以无缝隙政府工具为标准的评估
本文关键词:我国“无缝隙政府”建设的成就与未来——以无缝隙政府工具为标准的评估
【摘要】:"无缝隙政府"理论以"管理主义"的哲学来解决由老管理主义所造成的割裂化、碎片化问题,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种扬弃。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我国无缝隙政府改革逐渐在全国推开。但从抽样来看,我国改革仍仅停留在对组织形式再造和组织流程再造两种工具的使用上,对无缝隙政府文化塑造、外部无缝隙政府构建重视不够。这与忽视无缝隙政府改革施行的相关前提不无关系,包括行政决策与公共服务提供职能的适当两分、政府完整性提供服务的组织模式中存在诸多私法性实体、不同政府组织应以权威性绩效合约来约束等。在未来的改革中,首先应该创造这些前提条件,然后将七种管理工具严谨、规范地实施,以实现完整的无缝隙政府改革。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江苏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城镇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无缝隙政府 政府再造 绩效链
【基金】: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西部生态脆弱性评估与政府应对研究”(编号:13YJAZH076)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3M530058)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越南战争的冲击下,美国发展的“黄金时代”走向尽头,发展出现迟滞,社会失业激增,各种道德失范事件层出不穷,无政府主义、性解放、嬉皮化、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潮流蔓延。与高失业率和高社会动荡并存的是,高通货膨胀、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出现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尚虎平;于文轩;;从“职能革命”到公共机构改革——卡梅隆联合政府公共机构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2 尚虎平;于文轩;;“职能革命”、管理绩效带动政府责任实现——卡梅隆政府公共机构改革的行政学意涵及对我国的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3 孙志建;;“模糊性治理”的理论系谱及其诠释: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张桢,刘荣愫;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5 尚虎平;;“理想线”上的选择: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演化率及其实现[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6 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J];政治学研究;1999年01期
7 韩志明;谭银;;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J];行政论坛;2012年02期
8 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郁建兴,吴福平;“无缝隙政府”的实践与思考 以玉环县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澍;;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革新[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陈第华;;行政伦理妥协的合法性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陈卓;;“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两种生活的抗拮——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朱红文;;设计哲学的性质、视野和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钢;于国辉;;论网络公地悲剧及其解决方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民;欧阳波;;基于物流网络的企业品牌营销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8 李志勇;从官僚制到民主制——试论当代公共行政的模式转换[J];长白学刊;2001年05期
9 杨供法;;执政合法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10 周峰;陈静;;福利国家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湘波;;试比较中国行政管理学“十”字型学派与公共管理学派的特征[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周峰;陈静;;福利国家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志远;吴垠;班淼琦;;探讨我国公共服务“一站式”建设的特点——以北京某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圣鑫;;政府管理的任务型组织思路[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刚;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建勋;;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及其提供问题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段世昕;;陕西省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模式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佳;;迈向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5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治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柴世钦;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宁;行政效能监察有效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金丹;大部制改革[D];南昌大学;2010年
4 郁是晶;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社区的社会工作干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月冰;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合法性的维护与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7 申阳;行政备案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佳佳;浅析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舆情[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徐婉如;农村公共物品合作供给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姚宝启;论我国外贸法企业调整援助制度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成武,尹涛;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尚虎平;;行将勃兴的“治理绩效管理”潮流——基于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的预测[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3 尚虎平;于文轩;;“职能革命”、管理绩效带动政府责任实现——卡梅隆政府公共机构改革的行政学意涵及对我国的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4 孙志建;;政府治理的工具基础:西方政策工具理论的知识学诠释[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3期
5 尚虎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高绩效下的政治安全隐患[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6 苏熠慧;;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与流动人口的关系——以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变迁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旭东;;事业单位改革别光摸石头不过河[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1年02期
8 阿林·杨格,贾根良;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2期
9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年08期
10 姚洋,支兆华;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张荷莲;陈文满;;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借鉴与创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王伟;范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文化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长海;;政府内部隐性知识接收者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4 严伍虎;张淑琴;;政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朱许洪;钟洪亮;;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基于政府文化的视角[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明旭;姜洁;;从抗震救灾论我国新时期政府文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赵金伴;喻希;;浅谈政府品牌核心竞争力[J];科技资讯;2008年19期
8 陈朝宗;;论政府创新人格的构建[J];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9 石丹丹;试论我国政府文化建设的途径[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莉;行政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文化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一念;;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途径[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简介[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海新;;构建县域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惠群 记者 王友柏;“服务型工商”实践新型政府文化[N];大连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杜星亮;我市召开建设效能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N];太原日报;2011年
3 阎月君 吕东浩;公众参与培育“新型政府文化”的有益尝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闫平;应大力培育新型政府文化[N];人民日报;2006年
5 ;罗豪才:应大力培育新型政府文化[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姜泓冰;上海:政府文化资助面向全社会[N];人民日报;2005年
7 王珉;谈政府文化的创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顺民意 得民心 谋民利[N];组织人事报;2006年
9 李春淼 姜永平;从四个“维度”弘扬公务员精神[N];中国人事报;2006年
10 秦志勇;更好行使百姓赋予的行政权利[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华;基于政府竞争力提升的学习型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潘敏敏;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岳峰;中国政府农业管理组织基于关键成功要素的非财务性绩效测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苗芊芊;我国责任型政府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陈刚;“大文化”体制下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向小丹;制约自治区政府执行力的行政环境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鞠蓓蓓;当代中国透明政府建设探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张雯;服务型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文龙;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莹莹;“关—天”经济区政府跨区域文化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9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5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