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20:06
本文关键词:涉外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治理革命和新公共管理运动,一大批跨国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全球事务中日益活跃。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也开始陆续进入我国社会,活跃在我国的医疗、教育、环境、扶贫、人道主义等各个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涉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与此同时,其消极作用也开始显现,给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对各类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服务职能也就更加凸显。但目前政府作为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却存在着明显的缺位。那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去完善政策、法律等相关监管制度,改变缺位现状,更好的规范涉外非政府组织活动,使其尊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也就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起点与实践背景。论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主题“涉外非政府组织政府监管问题”的研究价值,并通过对国家治理理论与政府监管理论的阐述,构建起本文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为始点,将涉外NGO在我国发展历程划分为萌发阶段(1949年以前)、停滞阶段(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恢复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和壮大阶段(1992年至今),从整体上对不同阶段涉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政府对其监管的一个状况进行了把握。第三部分,在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中所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监管面临的现实困境、法治化困境、以及涉外非政府组织财务监管的困境这三个方面,并对政府监管缺失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随后,在第四部分论文主要比较了俄罗斯、印度、越南政府对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的体制、方式与效果,得出了不断加强和完善立法、把握资金入口关、注重公民意识、价值观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构建多层次监管等经验。在结合我国政府监管现实困境与国外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文章在最后一部分从政府监管的导向机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以及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为完善涉外非政府组织的全面合理监管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涉外非政府组织能够真正实现与我国社会的“共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涉外非政府组织 政府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2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简评10-16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15
- 三、研究评述15-16
- 第三节 核心概念16-17
- 第四节 理论基础17-20
- 一、国家治理理论18-19
- 二、政府监管理论19-20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20-22
- 第二章 涉外NGO在我国的发展与演进22-30
- 第一节 萌发阶段(1949年以前)22
- 第二节 停滞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22-23
- 第三节 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23-25
- 第四节 壮大阶段(1992年至今)25-28
- 第五节 小结:政府监管缺失下的涉外NGO发展历程28-30
- 第三章 涉外NGO监管面临的困难与风险30-44
- 第一节 现实困境30-33
- 一、监管抑或放任?30-31
- 二、监管的“边界”问题31-32
- 三、横向监管的“碎片化”32-33
- 四、纵向监管的“弱效性”33
- 第二节 政府监管的法治化困境33-37
- 一、涉外NGO的立法困境33-35
- 二、法律适用困境35-37
- 第三节 涉外NGO的财务监管困境37-38
- 一、相关财税规定笼统、零碎37-38
- 二、监管主体之间缺乏联动,,职责不明38
- 第四节 政府监管缺失的风险分析38-44
- 一、涉外NGO非正式运作的风险38-40
- 二、本土NGO自主性受到抑制的风险40-42
- 三、政府监管行政成本持续增加的风险42-44
- 第四章 国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44-53
- 第一节 俄罗斯44-46
- 一、相关法律的补充完善44-45
- 二、行政手段的适时运用45-46
- 第二节 印度46-48
- 一、登记制度的规范化47
- 二、资金控制的严格化47-48
- 三、问责机制的强化48
- 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亲密化”48
- 第三节 越南48-50
- 一、友好型法律环境的创建49
- 二、监管模式的统一49-50
- 第四节 国外政府对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的经验启示50-53
- 一、现有法律的补充与完善50
- 二、公民意识和社会舆论的引导50-51
- 三、资金入口与流向的把握51
- 四、多元手段的运用51
- 五、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立51-53
- 第五章 加强涉外NGO监管的政策建议53-63
- 第一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导向机制53-54
- 一、确立监管自信53
- 二、强化监管导向53-54
- 第二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运行机制54-58
- 一、成立专门监管机构54-55
- 二、探索备案制度55-56
- 三、改革登记制度56-57
- 四、加强过程监管57
- 五、建立涉外NGO信息库57-58
- 第三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动力机制58-60
- 一、完善群众参与机制58-59
- 二、增强涉外NGO的扶持力度59-60
- 第四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保障机制60-63
- 一、修订完善相关法律60-61
- 二、强化责任追究机制61-63
- 参考文献63-6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7-68
- 后记68-69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晓溪;涉外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5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7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