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上海市闸北区职业培训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8:00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闸北区职业培训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治理理论 职业培训 公共服务 治理 结构


【摘要】:由于我国职业培训起步较晚,目前技能劳动者供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存在,尤其高技能人才短缺,无法积极应对当前国家及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趋势。同时,我国作为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转移问题、本地城镇户籍失业人口存量及增量控制问题、和海量新生劳动力需要相继入市就业问题等社会矛盾交织缠杂,亟待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化的微观管理和结合市场调节来高效快速解决。但是,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动态、多变,地方职业培训管理部门人力物力财力极其有限,如何应对艰巨繁重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任务,成为横亘在地方职业培训管理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本文主要依据网络治理理论,从理论和微观层面对建设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治理网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上海市闸北区为案例,分析了目前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现状,从职业培训管理主体、培训机构和单位、已开展的职业培训专业结构、职业培训人群的类别、文化程度、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等几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地方职业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距离本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升需求尚有差距;职业培训市场机制一定程度弱化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补贴负效应有所显现;职业培训尚未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完全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尚不给力;企业组织职工技能培训尚未全面展开,地方教育附加补贴新政策正效应显现有待时日。本文借用网络治理理论,从治理主体的缺失、政府的缺位、培训机构的逐利倾向明显和能力有限、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公民的培训意识缺乏和维权能力有限等角度分析了上述不足的原因,指出了地方现有职业培训公共管理模式的缺陷,并结合国外的做法及综合本案例实践,梳理政府部门、培训机构、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治理网络中的作用和责任,提出建设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议和工作对策,并探索建立了理想的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治理网络的结构模型,并对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多元投入机制、激励制约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等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分析,对于改善地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益和公平有所启示,也为网络治理理论的应用开辟实践范围,并丰富了职业培训理论的研究范围。同时将为闸北区的职业培训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推动提高区域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绩效,真正发挥公共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作用,实现闸北区人力资源由数量向质量和结构转变,从而为区域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75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海燕;基于网络治理理论下我国县域公共就业培训体系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3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263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