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大数据与公共外交变革

发布时间:2017-12-17 05:22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与公共外交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公共外交 调查方法 决策模式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挖掘进行公共管理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新方式。大数据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公共外交变革:一是促使网络公共外交模式发生变革,二是促使公共外交的调查方法科学化,三是提升公共外交的预测能力,四是促使公共外交决策模式发生变革。中国的公共外交需要新的战略:一是加强大数据权力,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传统上,公共外交指受一国政府资助的、旨在向外国公众传播信息并影响外国公众的项目,主要方式包括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交流等。1随着20世纪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和21世纪互联网的普遍推广,社交媒体开始进入公共外交领域,成为重要的平台。公共外交的形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2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3 徐莹;;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亮点[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Z1期

4 廖宏斌;;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5 胡百精;;公共外交的语境、内涵与形态[J];国际公关;2009年02期

6 傅莹;;重视公共外交[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9期

7 陈昊苏;;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8 郜颖炜;;北京奥运中的公共外交浅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9 檀有志;;错位与调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J];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10 叶靓;邵育群;;美国“公共外交2.0”: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2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7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郑万通;;公共外交是全民的事业[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妍;开展公共外交拓展履职领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提升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N];新华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 王尔山;美式公共外交的新延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中国公共外交顺势而为[N];人民日报;2010年

5 赵启正;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大机遇[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淼;公共外交:匹夫有责的外交新视野[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季明 宫一栋 缪晓娟;上海世博会搭建“公共外交”新舞台[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包松娅;推进公共外交 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顾意亮;全国政协与上海市政协联合调研世博会公共外交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包松娅;外事委:全力推进公共外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阿雷(Alireza Khoshrou);冷战后中美新公共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6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美国公共外交的历程与现状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霞;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3 龚涛;中国公共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樊蕾;试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与国家形象的塑造[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胡婷婷;英国的公共外交(1997-2009)[D];外交学院;2010年

6 郑舒婷;试析中国对美国的公共外交[D];暨南大学;2011年

7 全李彬;公共外交的“客体”指向法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亮;中国公共外交析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刘炳香;公共外交:理论、实践及对中国的借鉴[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韩子玉;论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8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298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