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多元治理进程中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悖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30 20:37

  本文关键词:多元治理进程中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悖论探析 出处:《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治理 公共服务 市场化 社会化 悖论


【摘要】:在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作为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而存在的,也是转变政府施政理念的直接显现。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这一改革路线所彰显的线性效率思维一度被尊崇为医治政府病态的"万能处方",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不同程度的效仿。随着西方治理话语体系的兴起,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更成为政府治理的常态化选择。在治理主体与利益分化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境下,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诸多预设性理念同现实绩效方面的悖论以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公共性理念的渐趋隐退使得政府治理困境问题愈加明晰。因此,基于新时期多元治理进程的发展审视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矛盾性一面,对于深刻把握西方国家治理模式转型的实质,进而思考未来中国国家治理方式的变迁和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切入点。
[Abstract]:In the west,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socialization reform in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is the direct manifestation, but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id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this reform route to highlight the efficiency of linear thinking once considered heal the sick "government universal prescription", and in the world lead to follow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 rise of western governance discourse system,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socialization more become the norm of the choice of governance. As in the governance body and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fact situation,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many preset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paradox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public ideas gradually retreat is putting more and more government governance clear.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eriod of multi governance process examines contradiction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social side, to deep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mode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n think about change and future China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 upgrade is undoubtedly a more viable starting poin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在西方是一个恒久性的话题和实践活动,近现代西方学界关于国家定位和政府职能的论述都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这一问题较多同一性的看法。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气候渲染和国家治理环境的变迁之下,这一论说达到了前所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江时学;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与拉美国家的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2 杨雪冬;论治理的制度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德锋;;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地区调查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马小松;蔡冠群;;人尽其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教育公平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李琼;;小额保险之“乌干达现象”评析[J];保险研究;2009年03期

4 叶虹;;印度中等收入阶层扩大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刘蕾;;公共品多元供给主体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韩志明;;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7 李德民;潘震;;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背景下的政府职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金程;吴梅;;城乡分化的历史逻辑与我国现实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谢之杰;;公共治理视野下城管执法的困境与破解对策[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3期

10 李金龙;陈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以湘潭县易俗河镇水竹湾村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冠;;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之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学军;;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性障碍及其矫正——基于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辛怡;;村卫生室的困境与治理——基于社会角色视角的分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4 韩舒立;;后发赶超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分析——基于新国家主义发展观视角[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张晨;韩舒立;;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基于新国家主义发展观视角[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6 蔡永君;;回归后澳门治理精英的来源、特征及其与大众关系的演变[A];当代港澳研究·第12辑[C];2012年

7 刘晓琛;;自然资源自治权的探讨——以日本温泉村自治组织为例[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8 刘小溪;张目;宋龙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分析——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A];第三届中国西部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论坛(SCRAM 2015)论文集[C];2015年

9 钱再见;;国家治理进程中的政府公信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公共权力视角的考察[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10 亓光;李广文;;论多元化治理过程中的公共事务协商机制[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溪明;房地产周期及其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颜俊;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晓溪;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桑波;我国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余翠娥;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D];云南大学;2011年

9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周游;担保行政:公用事业公法治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下乡镇政府职能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洪博;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治理[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静;中部六省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高璐;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马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郑宪丰;委任制公务员领导职务初始提名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聚鹏;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制度分析及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运美;多中心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泽;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王超;沈阳市交通拥挤治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让-彼埃尔·戈丹,陈思;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刘武;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反思与批判[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2 程样国,余琼;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徐增辉;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及政府责任[J];行政论坛;2005年05期

4 余琼,李春茂;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贺艳芳;;论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作用[J];学习月刊;2006年10期

6 李小勇;;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曲丽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蒋文能;;论公正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双重特性的回应[J];桂海论丛;2008年01期

9 刘帅;;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10 崔长勇;;关于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放波;;公共服务市场化与政府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张荣兴;赵蕾;;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作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邓志锋;;对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惠贤;杨如龙;;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程样国;韩艺;;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服务改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李树林;张文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性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李明强;;论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义程;;公共服务市场化、民营化、私有化:概念评述与辨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韩艺;;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技能三角[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石正义;邓朴;彭文龙;;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模式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攀;公共服务市场化切忌把公民当顾客[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深圳外贸业人士呼吁加快 外贸公共服务市场化步伐[N];证券时报;2013年

3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马宝成;公共服务市场化,多赢的选择[N];人民日报;2014年

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胡昀;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N];国际商报;2006年

5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澳关系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 张华伟;论横琴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N];珠海特区报;2009年

6 诸暨市委党校 斯妙华;以公共服务市场化助推转型升级[N];绍兴日报;2010年

7 谭浩俊;公共服务市场化值得期待[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郭力方;公共服务市场化 “旧瓶”如何装“新酒”[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傅春荣;缪合林: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10 白璐;公共服务市场化 质量更要有保障[N];惠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升;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影;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蓝猷平;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徐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初探[D];南昌大学;2009年

5 曾保根;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勇;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范围界定和途径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孙小溪;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林梅湘;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及其防范[D];西北大学;2008年

9 张扬;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振武;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6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56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