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主义与刑法解释中的实质判断——以赵春华持枪案为例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法条主义与刑法解释中的实质判断——以赵春华持枪案为例的分析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刑法解释 价值判断 非法持有枪支罪 枪支 持有 抽象危险
【摘要】:天津赵春华案的判决凸显的是对刑法条文的形式理解与实质判断之间的紧张,仅在量刑阶段进行实质考量的做法并不合理。就赵春华案及类似案件而言,现有的四种去罪化的解决方案均存在不足之处。立足于解释论,通过对非法持有枪支罪中枪支、持有与抽象危险的要素做限制性解释,是更为理想的解决路径。对涉枪罪名中的枪支概念宜做不同于行政法上的枪支的理解,这在法教义学上存在充分的理由与根据;同时,基于持有型犯罪的特殊性,对持有与抽象危险这两个要素均应做严格的限定。赵春华案所折射的法条主义现象,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在于,对理解与适用相关的罪刑规范时置实质的价值判断于不顾。要走出法条主义的困境,司法者应当注重发挥刑法解释的功能,对实质的价值判断保持必要的敏感,同时掌握与学会运用各种解释技术,尤其是目的解释与体系解释的方法。
[Abstract]:In the case of Zhao Chunhua and similar cases ,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four types of crimes . In the case of Zhao Chunhua and similar cases ,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four kinds of crimes . In the light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rime of possession , the autho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riminal law , and to keep the essence value judgement necessary , and to master and learn to use various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 especially the purpose explanation and system explanation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号16ZDA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目次一、既有的去罪化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二、对“枪支”概念的限制性解释三、对“持有”与抽象危险的界定四、余论:法条主义立场的方法论反思天津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以下简称“赵春华案”)在一审判决之后即引发舆论哗然,该案凸显了司法人员所适用的定罪量刑标准与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丙新;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的冲突[J];法学论坛;2001年05期
2 刘晓莉;刑法解释的主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季秋;论刑法解释的规则[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4 蔡军;论我国刑法解释的目标和原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徐岱;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6 齐文远,周详;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7 院晓苗;刑法解释的限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李佳欣;;刑法解释的正义性追问[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9 龚培华;;刑法解释理论的基本问题[J];法学;2007年12期
10 彭辅顺;;有权刑法解释与人权保障[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潘霞;;法官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王建林;伍玉联;;从条件到验证:“同类规则”在刑法解释中的理解与适用——一个基于类型理论的思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延安;开拓刑法解释理论研究的新境域[N];法制日报;2003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李希慧 邱帅萍;整体评价刑法解释研究的进展与不足[N];检察日报;2010年
3 沈海平;规范刑法解释乃刑法正确适用首要问题[N];检察日报;2003年
4 最高人民法院 方文军;刑法解释与能动司法刍议[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 袁希利 胡嘉金 王昭振;风险社会中的刑法解释[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李国如 张兴如;应加强刑法解释研究[N];检察日报;2002年
7 胡月军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所;罪刑法定的解释原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 曲新久;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刑法解释[N];法制日报;2013年
9 胡月军;在海妖与涡流之间的刑法解释[N];法制日报;2012年
10 中山大学法学院 杨方泉;刑法解释:严格解释与类推不矛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希慧;刑法解释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2 顾乐;刑法解释的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李佳欣;中国刑法解释功能论[D];吉林大学;2015年
5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论刑法解释方法及其适用[D];山东大学;2008年
2 许浩;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吕文静;论刑法解释的主体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李连春;论刑法解释的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建忠;刑法解释三论[D];山东大学;2005年
6 栗洪涛;浅论刑法解释的几个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7 王启全;刑法解释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季秋;论刑法解释的若干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9 张磊;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提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高佳庚;论我国刑法解释之完善[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6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