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国家地理格网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28 03:13

  本文选题:数字城市 切入点:地理空间框架 出处:《测绘通报》2012年04期


【摘要】:论述地理格网作为一种空间定位参照系,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定位。国家地理格网具有扩展性强、数据模型简单、能准确表达位置、能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格网精度、特别适于地理编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及城市公共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位置服务,以及地理国情监测等数字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geographical grid, as a spatial location reference system, is suitable for the location of digital c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The national geographical gri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expansibility, simple data model, accurate expression of position, and can control the grid precis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 of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such as e-government, urban public management,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logistics, location service, geographical monitor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基金】:数字化测绘关键技术指标体系标准化前期研究(200910256-02)
【分类号】:P2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汶;孙克峰;;基于ArcGIS Engine的人口数据格网化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兀伟;;建立我国新国家地理格网的探讨[J];测绘标准化;2006年04期

3 赵仁辉;朱伟;;论电子商务与数字城市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0年23期

4 罗春华;唐诗华;谭庆林;李景文;;LBS空间数据内容与管理方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晓霞;地理格网参照下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冯淳;地理格网参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汶;孙克峰;;基于ArcGIS Engine的人口数据格网化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杨海;田永中;王冰;;基于RS和GIS的高分辨率白天城市人口分布模拟——以重庆市北碚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狄琳;;建立新国家地理格网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初探[J];测绘通报;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冰;地学G~4I系统中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元胜;森林资源管理位置服务(LBS)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寅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网格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干嘉元;基于全球离散格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韦程;基于球面六边形网格系统的空间数据表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殷海燕;基于动态交通信息的导航时空数据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冰;基于遥感和GIS的高分辨率城市人口密度模拟[D];西南大学;2010年

6 赵会兵;基于SQLServer2008的空间分析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菁珊;滇池流域污染源数据库建设中多源数据的集成与整合[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振拓;服务于地震应急的人口数据格网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9 杨皓月;地理国情监测地理格网划分及统计[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运菊,赵吉先,邹莉;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式的探讨[J];北京测绘;2003年01期

2 吕玉霞;段怡红;;英国国家格网参考及其应用介绍[J];测绘标准化;2004年02期

3 兀伟;;建立我国新国家地理格网的探讨[J];测绘标准化;2006年04期

4 陈述彭,陈秋晓,周成虎;网格地图与网格计算[J];测绘科学;2002年04期

5 张凯选,张军,蒋涛;空间数据集成中异源性问题探讨[J];测绘科学;2004年01期

6 蒋捷;定位服务中的导航地理数据及其技术问题[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7 胡丹露;地理信息网格及其军事应用[J];测绘科学;2005年01期

8 张扬;多源空间数据集成处理软件技术[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2期

9 邵振峰,李德仁;基于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5年02期

10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面积内插算法初探[J];测绘通报;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猛;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2 贾艳红;基于格网GIS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岭霞;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试验及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啸;;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2期

2 钟远军;李照;黎慧斌;林澍哲;;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2011年06期

3 王华;陈晓茜;祁信舒;;试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0年02期

4 袁存忠;胡海燕;余丽钰;;福建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5 邓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整体建设模式探讨[J];北京测绘;2010年04期

6 邓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设计[J];测绘工程;2010年05期

7 王海英;刘剑;;基于NewMap GIS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浅谈[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年03期

8 张彭;范栩弘;李若思;;浅谈数字泰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辛海强;刘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方案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08年03期

10 王晓光;钟远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顶层设计的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宁;葛君伟;邓宁波;;移动GIS技术[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寇有观;吴洪涛;;数字城市与应急体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长胜;金继读;;数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4 周立;;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分类标准与质量体系研究[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5 王华;陈晓茜;祁信舒;;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要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新苗;;城市应急通信与无线数字城市融合SCDMA谋求商机[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文君;;关于天津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立法的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晓梅;;数字城市声像一体化仿真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应东;崔铁军;许志海;;数字城市服务平台中的动态数据服务[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10 张瑞芝;;BIM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A];BIM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今年我国将开建60到80个数字城市[N];人民邮电;2009年

2 吴晶晶;今年我国将建设60到80个数字城市[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杨石明 通讯员 张鹏;我市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市[N];益阳日报;2009年

4 记者 荣锋 实习生 白宁;太原成为首家“全国数字城市示范市”[N];发展导报;2009年

5 解晓冬 张蕾;第四届数字城市大会将在京举行[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记者 徐红 黄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N];经济日报;2010年

7 贾富;聪明的数字城市[N];电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兰芹;数字城市花开满园[N];中国测绘报;2010年

9 陈广博;德阳获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N];中国测绘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纯;数字城市:技术让管理更科学更高效[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任明;分布式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骏;“数字城市”中的空间本体数据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康志忠;数字城市中街道景观主体三维可视化的快速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刘浩;数字城市三维景观再现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陈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工程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其雨;基于非标航片的三维数字地图生成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王训国;城市商住信息化模型与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伟;基于OpenGIS的数字城市公众服务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项琳;数字城市建立技术研究及数字校园实现[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3 李大江;邛崃市城市化与数字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刘萱;网络传播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因子相关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闫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博;“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杨;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8 李敏;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初步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9 曹传芬;虚拟城市三维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袁何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4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674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