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层次研究
樊篱 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的需求层次与社会责任层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的社会责任层次在一定程度上要将需求层次作为基本前提。因此,本文在探讨了企业需求层次与社会责任层次之间的关系之后,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企业需求层次、企业社会责任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企业而言,作为人的集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和人一样,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以企业的需求层次为视角,重新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视,并且探析企业社会责任与需求层次之间的关系,这将会让企业的社会责任层次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企业的需求层次与社会责任层次
(一)企业社会责任层次
一般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层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责任。所谓经济责任层面,指的是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的目标,并且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商品的形式来实现目标。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所需要履行的经济责任就是保持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行,为股东创造最大的收益,并且要向政府缴纳相应的税收。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只有保持公司的良好运营,才能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有效的保障;(2)道德伦理责任。对于企业而言,由于道德伦理责任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强制的执行,因此只能依靠自觉遵守。道德伦理责任要求企业要保障自身经营行为的正义性、公平性和正当性,尽量避免经济利益上的纠纷。道德伦理责任是客户、股东、经营者以及债权人所共同认可的,能够保障各方利益的行为规范;(3)慈善、公益事业责任。这一层面是企业为社会带来福利、对社区进行改善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这些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企业自主进行的,并且能够为社会带来贡献的。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行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企业的需求层次与社会责任层次的关系
企业的需求与社会责任存在内在动力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关系。对于企业而言,需求层次会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企业的需求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保持生产经营的动力。对于企业而言,由于需求的不同,才会表现出行为的不同。比如:如果企业将立足点放在需求层次上,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排放出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如果企业将立足点放在造福社会这一需求层次上,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尽量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份贡献。
对于企业而言,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成立时间不久的企业,主要承担经济和法律这些比较基础的社会责任,比如按时交纳税收等相对基本的义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逐渐的增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享受到社会所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顺应社会潮流,承担相应的道德和伦理社会责任,为股东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提升公司员工的福利,并且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通常人们在谈论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往往会错误的认为举办慈善活动、捐赠等行为才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忽视了企业应该承担的道德伦理、法律、经济等基本的社会责任。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来看,缺乏诚信、偷税漏税、拖欠工资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是企业未履行社会基本责任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明确社会责任,在认真履行道德伦理、法律以及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该做到按时为员工发放工资、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以及安全生产等。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应该不损害消费者、股东以及员工等各方面的利益,做到企业与社会、自然环境、消费者以及员工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加强执法力度
1.政府观念的转变。对于政府而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增长速度,要实现生态、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等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政府观念的转变,就要求政府要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企业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享受社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要造福社会,从而走出一条企业与环境、利益、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现象。为了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让企业能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严格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将更多的职能和权利让渡给市场和社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2)对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进一步强化监督和管理职能的同时,还应该提高政府的执法力度,对违法生产、欺行霸市、损害工人权益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罚,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更好的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多,企业的社会责任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清不同发展阶段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履行道德伦理、法律以及经济等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政府也应该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合适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造福社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何玉润.王茂林.陈倩.赵崇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层次性内涵的视角[J].中国会计学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
[3]李富平.宋爱东.矿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J].有色金属,1999(3).
[4]杨欢亮.胡文娟.论需求层次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层次[A].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84—90.
本文编号:18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