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众参与: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06-03 19:59

  本文选题:水资源管理 + 公众参与 ; 参考:《理论月刊》2012年01期


【摘要】:公众参与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现行的水资源政府垄断型管理模式对我国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政府权力的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相比较,公众参与有助于维护水资源管理的公共利益趋向;出于社会发展国际化、高效用水、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和谐社会等现实要求,公众参与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我国应该破除利益集团对水资源的垄断局面、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公开、建设水资源工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推广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的教育。
[Abstract]:Public particip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management. The current government monopolistic management mode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has restricted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fore, du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ompared with the top-down one-way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public particip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trend of public interest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such as high efficient water us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level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hina should break down the monopoly of water resources by interest groups, promote the publicity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 th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and popularize the education of saving and efficient water us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TV21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余谋昌;环境伦理学从分立走向整合[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王绪琴;;科技的异化与拯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 刘湘溶;浅论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6 俞新妥;“万木林”的生态伦理学思考——纪念建瓯万木林600年[J];福建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7 柯妍;从环境伦理角度思考环境立法目的的改造[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02期

8 裴照滨,陆丽华,吴殿峰;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年03期

9 叶平;对环境哲学实质的考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黄爱宝;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透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2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林琳;从“我”到“类”的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8 朱步楼;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菱君;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石;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2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志友;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张学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令银;深生态学:理论及其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雪莲;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兼谈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李铁英;中国森林公园资源保护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8 王平君;论哲学视野中的人的教育[D];湘潭大学;2003年

9 汤萱;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杜宁宁;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秀杰;北京郊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发展节水农业[J];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2 王红瑞;董艳艳;王军红;韩兆兴;;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钟钢,陈雯;从世界大河流域开发实践构想长江开发模式[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2期

4 邓宏兵,郭敏;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吴佩林,张伟;北京市水危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郭道晖;民主的限度及其与共和、宪政的矛盾统一[J];法学;2002年02期

8 陈振明;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与治理中常用的市场化工具[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10 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群;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芸;刘静玲;邓洁;曾宝强;;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分析及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刘红梅;王克强;郑策;;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农业用水管理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3 陈庆伟;张淑玲;杨聪;;规划水资源论证初步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4 胡新辉;王慧敏;;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水利经济;2008年04期

5 Anna Jonsson;苏金浩;;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利益相关方就未来水资源管理程度、范围、潜力、方法的呼声[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5年07期

6 H.J.亨利克森;李庆;;公众参与水资源综合模拟质量保证的协调原则[J];水利水电快报;2011年03期

7 姜志群;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治淮;2003年08期

8 刘红梅;王克强;郑策;;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年08期

9 A.瓦里 ,马小杰;匈牙利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上)[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08期

10 梁建义;建立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机制[J];河北水利;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群;李丹;胡斌;;湖北省水资源管理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以《欧盟水框架指令》为借鉴[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王剑;;重庆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困境与治理对策[A];水资源管理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贺缠生;;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管理[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莫家颖;周葵;;四川省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SWOT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6 夏军;;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资源的脆弱性评估与适应对策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荣喜利;;浅议黄河水资源的科学管理[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8 安和平;邹波;;促进人水和谐——贵州省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运霞;;论我国水资源安全屏障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10 陈利群;;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水资源规划[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缓解水资源缺乏应从改革管理框架着手[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李达明;中山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N];中山日报;2009年

3 刘瑜;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治本之举[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严恒元;荷兰:注重水资源管理政策科学化[N];经济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松战;强化水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N];洛阳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作明;“十二五”水资源管理更严格[N];鞍山日报 ;2011年

7 记者 欧阳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经验和成功示范[N];中国水利报;2011年

8 钮清海;水资源管理应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N];中国水利报;2011年

9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王琳;水资源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N];湖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吕爽 通讯员 刘连峰 张国君;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N];德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申蓓;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杜鹏;公众参与在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中的理论、方法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玉玺;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5 刘戎;社会资本视角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王煜;流域水资源实时调控理论方法和系统实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马斌;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9 周念清;基于GIS的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10 丁雪华;干旱盐渍化灌区水资源动态预测与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基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琳;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韩桂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4 黄国栋;黄河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赵薇莎;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章鸿;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楚学勇;丹东市水资源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8 郭维;基于MapObjects技术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崔培学;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田丰;基于WEBGIS的区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3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973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