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
[Abstract]:The problem of social credit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has many function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ttributes of the operation subject,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modes: market type, public management mode and membership system. The difference lies in the governance subjec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from the relationship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edi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using the multi-center idea of governance and the whole thought of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毕家新;;美国征信体系模式及其启示[J];征信;2010年02期
2 徐诺金;;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六个问题[J];征信;2010年04期
3 翟学伟;;诚信、信任与信用:概念的澄清与历史的演进[J];江海学刊;2011年05期
4 赵志凌;丁峰;;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J];唯实;2007年10期
5 李家勋;李功奎;高晓梅;;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6 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汉林;;论民事强制执行与社会信用体系之关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崔轶;周晓静;;我国市场中的信用问题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姚辉;周悦丽;;企业征信体系的构建与法律规制——以北京市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建设情况为分析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程雷;;中华诚信传统与市场信用经济[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滕晓东;迟杰;;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30期
6 万晓文;董宪光;;会计信用: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7 王松华;周亚军;;企业信用缺失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07年20期
8 张强;刘玫;;消费信用中的个人征信问题探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9 费之光;;强化税收管理改革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地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董才生;振兴东北的社会学思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莹;曹学明;袁玉军;;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向个人诚信档案管理转变的思考[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2 罗劲;;转型期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的初步研究:一种基于场域视角的观点[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万晓文;;会计信用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洁;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范志清;基于治理的监理工程师信用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吴志宇;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和;保险投资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冯登艳;中国股票市场信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吴腾华;新兴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丽颖;重复博弈:信用合作的逻辑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剑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吴夏青;个人征信体系信息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承宗;广州地区部属高校国家贴息助学贷款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楠;现行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改进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彦青;农户金融信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曹德飞;我国信用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袁菲;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征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8 王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云;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及监管建议[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阳振华;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危机与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涛;;外国个人信用体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2 洪玫;;解读中国转型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3 李俊丽;王家传;;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经验及其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4 马得勇;;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5 周悦丽;;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周艳军;;构建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路径选择及内容框架[J];企业家天地;2006年11期
7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黄向庆;;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征信业的发展[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8 张云;吴志贵;刘蕾蕾;;论上海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上海金融;2009年11期
9 赵志凌;丁峰;;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J];唯实;2007年10期
10 荣艺华;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及借鉴[J];西安金融;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玉乾;;科学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李志强;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撑点——访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常修泽[J];经济师;1995年06期
3 钟文干;新形势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0期
4 夏新燕;;主导产业变迁选择与兵团工业发展路径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汤卫国;;试论区域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刘瑛;黄丽华;周小兰;;对南昌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7 汤卫国;;试论区域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J];江南论坛;2006年10期
8 钟贤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路径[J];东南学术;2007年04期
9 杨明辉;;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路径探析[J];学海;2007年05期
10 夏鹏;孙辉;;我国会展有效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万明;;畿辅文化与提升河北软实力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彭正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中国慈善组织[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丹;;科技提升视角下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晓唯;张金灿;;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钟文干;;新形势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张从果;盛鸣;杨梅;;基于就业导向的喀什市产业发展路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光瑞;;制度依附视野下的中国发展模式解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莹;;休闲农庄发展路径与制度完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9 姚圣;;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孔静;王玉婧;;我国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明;深度融入其中 找准发展路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2 薛黎;“三剑客”激辩金融发展路径:先高端还是先低端[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媛;剖析城市建设问题 创新城市发展路径[N];建筑时报;2009年
4 北京巅峰智业集团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王丹;传统工业城市旅游业发展路径初探(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胡敏;借鉴外地经验 推动扬州发展[N];扬州日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蓝有林;江西科技社开辟另类发展路径[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肖君秀;闪电人事变动后续平安整合深发展路径曝光[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杨杰 罗裕;福特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N];东方早报;2007年
9 记者 程秀芬;浙江乡企探索“错位”发展路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10 晓东 学志 义海;利用科学发展思路 探索科学发展路径[N];民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方荣;家族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洪毅恺;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杨海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高松;品牌资产动态模型及增长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苏彤;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师灿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2 韩庆江;临港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趋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赖舟;公共项目绩效评估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4 陈明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王艳华;嵌入性与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宗泽;我国公司债券发展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周浩军;浙江省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彭利;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易蔚;中关村“硅谷模式”的探索历程考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2164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16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