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还是“附会”——大学治理视阈中的新公共管理批判
[Abstract]:The basic thought,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eem to have some coincidence with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nd arguments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ields. A reasonabl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人事处;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福华;;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概念辨析与边界确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3期
3 刘晖;;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J];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金太军;西欧公共行政改革评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欧阳君君;“馅饼”还是“陷阱”——新公共管理批判[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刍议责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责任——基于“企业家政府”原理的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黄元龙;;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其完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项桂娥;;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杨国栋;赵亮;沈荣华;;推进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思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梁华;;哲学视野下中国公共行政的理性思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与调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李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刍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郜绍辉;;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之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海祥;;公共事业改革:中国走向民营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干全;;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及模式选择[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2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3 胡宁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治理——以南京市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唐卓;;政府再造的一个视角——改革高层管理者[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董建新;;企业化经营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适用性[A];“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田湘波;;试比较中国行政管理学“十”字型学派与公共管理学派的特征[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范式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杰;;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靳永翥;;“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适用性探析[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10 吴开松;马娜;;从政府能力看乡镇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林玉;公用事业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郭滇华;博弈视角下的社区卫生机构政府投入绩效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熊向宁;转型期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梁碧;“发散的蛛网”及其遏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熊巍;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改革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春萌;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调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邓国风;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邓国风;大连海关作业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绚;湘潭县级共青团工作青年满意度的测评与提升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9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范思颖;县级政务大厅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与提高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风圣;制度高于技术[J];读书;2005年04期
2 蓝志勇;;公共管理是关于治理的实践性极强的大学问[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3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6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张定淮,曹晓明;全球化时代各国政府行政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1期
9 陈振明;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新公共管理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朱新卓;;中国的新公共管理与高校教师聘任制[J];教育科学;2007年05期
3 黄韵雪;;新公共管理下的中国高校聘任制[J];文教资料;2009年07期
4 徐银燕;;高校治理结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王成东;;浅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解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周方舒;孔楠;;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聘用制度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7 杜秀梅;;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2009年16期
8 刘新秀;;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后勤改革[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金卫斌;;论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贺智勇;;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高校评估体系中主体和客体多元化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鹏;刘敏;;大学生就业培训服务网络中的政府责任边界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MPA落地还需本土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郭卉;美国大学治理理论的演进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曲恒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N];光明日报;2008年
4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魏进平;变大学管理为大学治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安徽大学高教所 杨玉洁;政府在高教管理中角色定位[N];安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全;大学的本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4 于杨;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日刚;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7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芳;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畅;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洋;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史彩霞;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莹莹;治理理论视角下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琦琦;公共治理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跃进;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改革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刘玉光;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立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常明杰;治理理论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6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6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