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策略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6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正来;谈谈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污染[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2 药恩情,刘进贤,郑虎保;论未成年人犯罪[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3 金玉;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预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永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特点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刘爱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曹艳春;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法律思考[J];前沿;2002年06期
7 雷达;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叶敏;思茅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的分析与防治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刘汉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字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2期
10 吕西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辉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府预防与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翠华;;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2471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7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