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9:30
【摘要】: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 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图文】:

区划图,育种区,树种,中国生物种


合生态梯度量值的生态梯度轴 (EGA)估算模型,用于树种的生态遗传研究及林木育种区区划。1994年完成了《中国林木育种区》,划分10个林木育种大区、97个育种区、74个育种亚区和31个育种基本区,绘制了区划图(见图1.2),确定了分区育种树种组、育种策略要点及遗传资源保存任务(中国林木育种区分类与森林遗传资源保存,见表1.2)。“八五”期间,根据主要用材林和生态林造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固沙水保树种、引种成功树种珍稀濒危树种的特性与现状,评价树种生态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遗传背景和繁殖性状,,确定了重点保存的478个树种。2000年编辑了《中国生物种质资源报告》、2001年制定了《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同时,我国用于林木种质保存的样本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区划图,实物图,国家科技基础,平台


中图像描述6288份,实物共享 37633份,共性描述和图片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共享,建成的21个保存库(点)实现实物资源共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分布见图1.3)中国林木育种区区划圈誉一

本文编号:2605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05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