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株洲市汽车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31 11:35
【摘要】: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300万辆,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的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各地政府竞相将汽车产业列为发展重点。株洲市汽车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汽车产业在株洲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株洲市新型工业化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株洲应深入研究分析本地汽车产业,找出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提出株洲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提升株洲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动并实现株洲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 本文首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其他地区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并对四种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详尽分析了株洲市及周边地区汽车产业整体情况、株洲市主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情况;运用国家“钻石”理论,分析了株洲市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株洲市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针对性提出株洲市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株洲市应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雄厚、区位地理优越以及拥有充足的产业工人等优势,对株洲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确立发展目标,明晰发展定位;重点扶持关键性企业;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及中介机构的作用。
【图文】:

增长情况


图3.120()2一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万辆)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汽、上汽、东风等有竞争力的汽车集团。奇瑞、吉利、长安等自主汽车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已占据国内市场的近三分之一。此外,加入WTO以来,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活动高潮迭起,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生产集中度与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年产销量达100万辆的企业集团已有上汽、一汽及东风汽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也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引进多、模仿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奉行市场换技术的20年来经验证明,市场已经让出了不少,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却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企业更像是来料加工的作坊,陷进了“引进一生产一过时一再引进”的怪圈,核心技术与产品仍大量依靠外资或引进。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成本高,中国国内汽车厂商的日常运营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8倍,车身制造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零部件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60%以上,比国际上平均高出50%“,’。二是未形成自主品

株洲市,汽车,株洲,整车企业


4.2株洲市周边地区汽车产业情况分析整车方面,在株洲市5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fl家整车企业(表4.1为株洲及周边地区整车企业情况一览表‘”,;图4.1为株洲市50公里范围内汽车整车企业分布图),产品涵盖了轿车、载货车、越野车、专用车、客车、电动汽车6大门类。表4.1株洲及周边地区整车企业情况一览表企企业名称 称08年销量 量规划产 产主要车型 型企业发展情况 况地址 址 (((((辆 )))量(辆 )))))))))北北汽控股 股 00020(沁 0()))轿车 车2011年投产,2013年达20万辆整车制造能力。 。株洲高高新 新 新 新 新 新新区 区奇奇瑞汽车 车 0002〕吠X均 均轿车、电 电2011年投产,,2014年实现20万辆产销。 。株洲高高动 动 动 动动轿车 车 车新区 区湖湖南长丰汽汽 268166680(兀旧 旧运动型多 多长丰汽车的经营正处于转型期,由单一的越野 野长沙、、车车制造股份份 份 份用途乘用 用SUV生产商逐步向包含越野SUV、城市 SUVVV永州 州有有限公司 司 司 司 车 车 和轿车的综合性乘用车生产商。 。 。北北汽福田长长尧夕以洲刃刃 l5OD(X)))工程车、 、到ZOro年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产业结构调整及国际化战略 记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天津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J];汽车与配件;2006年40期

2 ;《汽车与配件》总目录(上)[J];汽车与配件;2007年52期

3 肖献法;;中汽研中心与中汽工程学会联合打造交流服务平台——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天津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将于9月举行[J];商用汽车;2006年06期

4 ;《汽车工业研究》杂志2006年1~12期总目次[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12期

5 ;“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精彩回放[J];汽车观察;2006年10期

6 何人民;胡燕;李一萍;;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城——访武汉市副市长孙亚[J];时代汽车;2007年09期

7 马建会;;完善广州汽车产业链 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J];广东经济;2007年03期

8 刘旭;;广州汽车国际化之战略选择(上)[J];大经贸;2007年07期

9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年06期

10 朱磊;;自主创新提升首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J];时代经贸;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2 ;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出口专题规划[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3 任卫群;张云清;王书亭;;数字化设计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A];2003湖北汽车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国内汽车零部件现状分析[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5 沈宁吾;;抓住有利时机 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及思考[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6 ;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评审稿)[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7 乔永锋;;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不能流于口号[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8 顾小安;;马来西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A];20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一)[C];2001年

9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分析[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10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鲜明 雷路展 王铮;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河南机遇[N];河南日报;2010年

2 苏波;“十二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实习记者 薛然;政策出台在即或将给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司辉;重庆市制订汽车产业发展规划[N];中国汽车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政;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何新意[N];人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尤文韬;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正逢其时[N];中国电力报;2010年

7 钟建;成都市政协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N];四川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覃岩峰;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推进汽车产业发展[N];郑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黄俊华;共商加快我省汽车产业发展[N];湖北日报;2010年

10 郭希军 崔浩杰 刘丽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临沂样本”[N];中国电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宋少忠;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链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杨沅钊;基于过程改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易鸣;模块化环境下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高立新;轿车集成开发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施朝春;基于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库存与运输整合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龙英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的国内税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赵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龙;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雷;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喜;物流管理研究及其在汽车服务领域的运用[D];重庆大学;2004年

2 高懿;汽车零部件物流网络优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正;奋斗集团汽车零部件工厂库存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于杰;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窦兰;中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采购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燕;质量链管理在YFV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学军;新航集团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王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分析及发展战略[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璨;整合式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刘勇;株洲市汽车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9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09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