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高校后勤运作模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0-04-03 19: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加紧进行,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相关改革也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其中的热点,并在逐步探索中。 高校后勤模式的选择正是在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关键性问题,高校后勤的属性是高校后勤模式选择的先决条件。实际上,高校后勤本身的供求关系的存在,以及目前的形式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从本质上具有着商品属性;同时,我国的高校后勤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作为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教育行业属性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教育属于公共管理的理念也逐步树立,高校后勤的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目前我国的高校后勤模式存在着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并在改革之路上探求着更加合理的运作模式,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国内几种模式主要有行政管理模式、社会承办模式、甲乙方承办模式、法人实体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国外的高校后勤模式,国外的高校大多不直接参与后勤管理,不承担后勤服务职责,而是通过一定的专业机构实施,实行的企业化管理,在企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政府或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德、日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第三产业齐全,法规健全,行业管理较为规范,整个国家的社会化程度较高,为高校后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我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大多明确了高校后勤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无税收公益性质为高校大学生后勤社会化提供法律保障。 学生认为,目前阶段下,实行高校控股或参股模式成立后勤法人实体,实行现代企业化运作,能解决学校姓“教”及稳定与效率效益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事实上,全国沿海地区大多数高校采取此种模式亦证明了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所以说法人实体模式,是值得采用推广的高校后勤选择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道熙;试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1995年02期

2 郭志林;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校后勤改革[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杨治升;市场经济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4 杨鑫铨,廖和湘;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模式及其途径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1999年02期

5 张淼丰;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思考[J];理论导刊;2001年06期

6 王皆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茜林;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德治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于乃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9 ;高校后勤工作成绩显著[J];安徽教育;2004年01期

10 陈旭东;论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综合素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芝;;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职责的思考[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周烈;;关于高校后勤改革的思考[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3 刘克勤;;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4 杨以勤;;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刘泳;;浅析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潘少江;;关于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转变观念的思考[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7 陈军;;试析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党员意识的培养[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8 ;后记[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9 郝志如;张启兵;;高校后勤能本管理的思考[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海涛;张文利;;引进个人资本,促进高校后勤产权多元化[A];发展与创新——北京高校后勤饮食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一焱 实习生 蒲欣;学生罢餐孰之过[N];联合日报;2010年

2 赵林涛;高校后勤不宜过分商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曹升元 陈国政 徐yN琳;探究影响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因素[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记者 李让恒 通讯员 王平;湖南高校后勤揽起助学担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张文艺;构建有特色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N];贵州日报;2004年

6 记者刘东岳 通讯员李强;高校后勤协会学生公寓专业委员会召开年会[N];天津教育报;2009年

7 ;部分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概览[N];文汇报;2000年

8 曹升元 陈国政 徐垎琳;五大因素影响高校后勤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山东警察学院 张纯东;高校后勤科学管理浅谈[N];中国贸易报;2007年

10 陈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伟玉;高校后勤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永群;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魏静;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利用的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伟;饭店对高校后勤市场渗透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5 彭志武;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6 周培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小娟;中国高校后勤基础设施BOT投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铁巍;高校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长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曙光;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1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1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