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国内公务接待泛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02:56
【摘要】: 公务接待是指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党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使用公共财政资金,为因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而来访的公职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与工作服务的社会交往过程。当前国内公务接待已经明显超出了履行公务所必需支出的行政成本的“合理”范畴,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公务接待的极度泛化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 论文分析了公务接待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公务接待活动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公务接待工作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从公务接待问题的宏观表现出发,分析了我国公务接待泛化现象的主要特点:消费数额巨大,呈刚性扩张趋势;消费严重超标,浪费严重;接待范围不明晰,消费随意;接待过程腐败现象严重;接待消费转嫁现象普遍且较为严重等。从政府运行效率出发,研究了公务接待泛化的危害:严重浪费国家财政资金,造成政府行政成本攀升;挤占国家有限的经济建设资金,影响政府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加剧社会分配不公;败坏政治与社会风气,损害党与政府的形象;疏远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国内公务接待的严重泛化,实质是政府行为偏向的表现。而政府行为偏向的实质就在于,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代理人偏离了公共利益这个主旨。探讨了国内公务接待泛化的现实原因: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在缺陷,公务消费体制的制度缺陷,公务接待法规体系的不足,公务接待监督机制的乏力,行政管理体制与方式的缺陷,以及行政文化与消费伦理的失范等。从公务接待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国内部分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来看,提出了相关对策:强化公务接待问题治理,必须推行公务接待货币化改革,通过共有产权的个人化分解才能真正减少消费主体的外部性行为。同时,必须改革国内财政管理体制,构建公务接待相关的法规体系,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观念与行政文化,并健全公务接待的监督机制。
【图文】:

调查结果,公务


待改革迫在眉捷,势在必行。2007年2月13日,人民网发布的问卷调查情况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在813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62%的人认为公务接待改革很有必要,有37.1%的人认为目前的规定只是走形式而已,只有0.9%的人认为无所谓[3]。如图1.1所示。您认为公务接待改革有无必要您觉得闲心公务接待标准A.很有必要B.走形式而已C无所谓8880·o%}—-—————6660·0%门.「一‘— —豢豢蒸皿1二二二二二二二 .....ABCCC.....目 目.....,二 二您觉得公务接待的问题出在哪里您认为公务接待制度应该怎么改A.相关规定不够健全B.部分公务员腐败C人情社会必然结果D.其它 6660.0%%% 4440.0%%% 2220.0%%% 000.0%%% AAABCDDDA.增强相关规定的约束性B.因地制宜家大灵活性C其它图1.1人民网对公务消费的调查结果对公务接待泛化的研究,就是要对当前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财政管理体制、法律纪律监督和饮食消费文化等角度,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党和政府威望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公务接待问题作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宽我国对包括公务接待在内的职务消费的研究视角;对公务接待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公务接待范围、地位、作用的准确界定;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对当前国内公务接待泛化问题进行剖析

公款吃喝,费用,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并呈刚性扩张趋势中所指出的,,关于每年国内公务接待消费的总体给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算,1989一2004年,我国每年的公款吃喝费占当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2.35%,仅公款吃喝费,国内每年公务接待消费数额之巨大。从1989吃喝费用就猛增至原来的10倍,年均增长约为断规范、治理,但由于我国公务接待消费与管理接待每年的消费额在短期内仍会呈现出不断扩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30.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汉桥;苏丽莎;;论公务消费过度的深层原因与治理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曹迎宾;;论公务接待中的腐败防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瑶琳;行政公务接待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苏丽莎;公务消费过度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林怿;珠海市政务接待流程再造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苏冉;完善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6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46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