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上海都市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20:15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是包括二三产业在内的多种产业高度融合的产物,其主要功能一是通过横向产业衔接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二是通过纵向产业集聚功能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三是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产业业态,丰富并合理化产业资源的配置能力。上海是具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传统工商业、手工业等多种产业形态于一体的、处于经济业态复杂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城市,因此,对上海产业分布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及经验总结,将对新型生产要素高度耦合配置为基础的产业分布模式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政策制定及其创新式发展路径是上海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亟待突破的现实瓶颈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政策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的论述思路,从政策决策过程、管理体制、执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等四个主要政策环节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论述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政策,从都市型和公共属性为切入点,以历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政策历史沿革经验为基础,总结归纳出现有政策的分类及其特点。在挖掘现有政策困境的论述中,根据政策环节的周期顺序,依次从目标与现实的耦合度、城乡二元特征、僵硬的实施手段以及结果与目标偏离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并对应地初步总结出主体不明确、城乡分割、缺乏针对性和体系不健全四大原因。最后,从多中心主体参与、导向功能强化、优化资源配置及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并设计了具体政策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图文】:

曲线,产品生命周期,公共政策,曲线


产品生命周期“微笑”曲线

生产性服务业,支柱产业,核心区域,上海


上海支柱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域分布

软件企业,上海,产业空间布局,年鉴


上海软件企业数及其从业人数(2001-20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生,王辉龙;浅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J];南方经济;2005年10期

2 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3 刘岐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增强城市竞争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4 郑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本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0期

5 李转少;;四学会联手举办报告会 聚焦“机械工业的增值服务”[J];中国机电工业;2008年02期

6 刘飞龙;;厦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贺俊果;;山西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1期

8 吴可人;;推进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分离[J];浙江经济;2009年06期

9 熊杰;;生产性服务业与集群制造业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10 田华;安玉兴;;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莉;;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鹤春;张怀野;;推进沈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对策构建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于琨;张展;李怀忠;;生产性服务业与辽宁生态省建设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8 李四化;;关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第六章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10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黄建军;梅兰进军生产性服务业[N];泰州日报;2008年

2 胡虎;进军生产性服务业正当时[N];人民邮电;2008年

3 记者 肖新华;新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N];温州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商竞相入驻江桥[N];东方城乡报;2009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转型保增长[N];人民邮电;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玉峰;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天钢路[N];天津日报;2009年

8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佳元;水平不同 政策各异[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龚丹韵;回暖阶段上海如何加速转型[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芳滨;青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陈志洪;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欣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燕;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尧;上海都市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施甜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孙莹;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银莲;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若干模式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8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98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