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务员公共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7:13
   公务员是当今中国亿万国人羡慕的职业,万千毕业生向往的“金饭碗”。然而公务员并非简单的代表一种较佳的谋生职位,更重要的是,公务员代表一种为民主事的责任和担当。在现实社会中,“微笑局长”经网友人肉成为“表哥”,这些公务员身为人民公仆,享受纳税人的福利,却没有按照公务员公共精神的职业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引发公众拷问。在理论层面,政府治道变革经历了统治型、管制型,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学者提出了公务员行政伦理自主性研究,公务员人性假设也更加贴近现实,公务员角色扮演的探讨不断深化。现实和理论两方面,提出了公务员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出“三清”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对于公务员的要求,体现了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搜寻有效之法。国内外对于公务员公共精神的专门研究还较少,现有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研究结论莫衷一是。本文作者认为,对于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研究,首先需要明晰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内涵。公务员公共精神并非简单的几个内核概念,其还有丰富的结构和功能:公务员公共精神的感性层面主要包括强烈情感指导;道德灵心拷问;职业化的信仰观念。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理性层面指的是坚强的意志锤炼;明确的目标导向;强有力的责任担当。公务员公共精神能够引导普通大众的行为;公务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为普通大众提供行为动力;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养能够凝聚社会力量,有助于现代公共生活的共同体构建。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公务员输送公共理念,使得公共精神得到公务员的认同,实现同化。同化只是第一步,通过精神升华,公共精神在公务员内部不断渲染、移植和建构实现内化,内化是重要的一步。经历调试和不断的确证公务员公共精神在公务员序列中实现强化。对于公务员的培育,除了遵循规律办事外,还需要相应的路径设计,首先,转变行为的价值取向,其次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再者要强化运作的保障机制,通过自我强化和相互推动,公务员能够更加明白自己的行为边界,并将公共精神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追逐公共性,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63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兴发;公务员道德的他律与自律[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徐月高;公务员道德建设略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倪正华;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失范与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赵本学,申来津;公务员伦理承诺的假设与分析[J];理论观察;2004年05期

5 钱党珠;构建公务员道德教育机制探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6 陈华平 ,郭志忠;立足“全面人”构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框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于秀琴;;公务员道德考核科学性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5年06期

8 刘清明;公务员道德建设探析[J];理论月刊;2005年01期

9 孙振军;警惕公务员“短信堕落”[J];小康;2005年03期

10 李云;;简论公务员道德责任的内容[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为璐;;关于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务员队伍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2 董石桃;;公务员诚信的基本范畴及价值之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必须大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4 刘素冬;;公务员在服务型政府中的道德行为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一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务员诚信建设[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惠炯;;加强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的背景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李季;王静;;诚信政府背景下的公务员诚信问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赫然;;浅析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张萍;赵佳;;声誉传播:公务员道德风险控制的新选择——基于KMPW声誉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大鹏;以公务员道德建设带动全民道德建设[N];河北日报;2002年

2 ;关于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N];联合时报;2002年

3 本报评论员;做道德建设的模范[N];焦作日报;2007年

4 ;广州市商业银行为何“独宠”公务员[N];中国商报;2005年

5 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处 章悦慈;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N];云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陈珏新 缪小娟 鲍东宾;江苏南通公务员诚信考核动真格[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7 赵琦;公务员的私德“不私”[N];光明日报;2011年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所 杜治洲;如何测公务员的“德”[N];光明日报;2011年

9 ;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实现路径是什么[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年

10 记者骆继荣 通讯员姜虹;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 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N];河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畅;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宣妍;日本公务员伦理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王健;我国公务员高效培训系统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缪斌;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浅议公务员道德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汉良;我国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谷林洲;我国公务员关联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胡丹;我国公务员道德风险的防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李琳琳;中国公务员道德敏感性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符文祥;我国公务员职业精神的制度性缺失与培育[D];湘潭大学;2009年

7 杜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务员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利娟;浅议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芳;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公仆意识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香连;从传统官员道德到现代公务员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1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11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